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汽车消费陷阱多:付费解锁功能、虚假宣传何时休?

时间:2025-04-14 09:57:0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一领域已成为众多家庭的购车首选。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了35.5%的同比增长,市场占有率高达40.9%。然而,这一快速增长的背后,也伴随着一系列服务纠纷的涌现。

新能源车主们从购车前到购车后,关注的焦点众多,包括车身质量、车机系统的稳定性、充电系统的可靠性、续航里程的准确性、商家承诺的兑现情况、价格变动的合理性以及售后服务的到位程度等。不少车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成长的烦恼”。

北京车主陈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他三个月前刚提的新车,如今已推出了升级版,续航增加了100公里,价格还便宜了2万元。陈先生翻出购车时的聊天记录,销售人员曾明确保证该车型半年内不会迭代。而现在,这辆行驶不足5000公里的车,二手估值已大幅下跌。

广东车主林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烦恼。她购车不到两个月,车企就推出了“周年庆限时直降4万元”的活动。销售人员在催单时表示已是最大折扣,短期内不会降价,而现在看来,林女士显然是“早买早吃亏”。她找到销售方,得到的回复却是“市场行为不予补偿”。

除了购车后的降价问题,一些新能源车主还遇到了功能缩水的情况。浙江杭州的程序员方先生表示,他的车机屏幕曾反复弹出提示,要求付费订阅方向盘加热功能。购车时销售人员承诺的全功能预埋硬件和后续免费开通,如今却变成了付费特权。方先生查询购车合同后发现,条款中写着“部分功能可能需另行开通”,这让他感觉被玩了文字游戏。

重庆车主李女士则遇到了流量限制的问题。她在车辆OTA升级后,车载娱乐系统突然提示每月免费流量仅限1GB,而购车时销售人员承诺的是终身不限流量。李女士现在甚至需要连接手机热点来更新导航,她对车企的这种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在智能驾驶方面,新能源车主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12315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共接收新能源汽车软件问题投诉举报3.5万件,占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总量的22.4%。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智能辅助系统失灵、中控黑屏、单方面“锁电”、篡改或拒绝提供汽车数据以及虚假或“超前”宣传远程智能泊车或自动驾驶功能等。

江苏新能源车主吴先生就遇到了智驾过程中的急刹问题。在开启NGP行驶时,遇到其他车辆跨道超越,车辆突然急刹,差点造成追尾事故。车企回复称NGP只是智能辅助驾驶,需要时刻关注路况。吴先生表示,他是因为相信车企宣传的“0接管”功能才购买的这款车,现在感觉被欺骗了。

维修难、维修贵也是新能源车主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上海车主郑先生的新能源车电池续航骤降30%,尽管购车合同注明电池健康度低于70%免费更换,但车企检测报告称电池正常衰减,未达更换标准。更令他气愤的是,检测设备竟由车企提供,他认为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缺乏公平性。

为了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积极作为,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如强制车企公示智驾、续航等核心参数的“技术成分表”,明确标注测试环境、衰减系数及风险场景;要求车企计提“售后保障基金”,用于破产后的基础服务兜底等。

只有通过精准的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辅以科学引导与审慎监管,新能源汽车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真正造福更多消费者。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