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智驾监管升级,特斯拉2024年OTA召回量领跑市场

时间:2025-04-18 16:06:2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监管动向。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主导了一场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推进会议,吸引了近60名来自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代表参与。

会议的核心议题围绕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该通知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听取了汽车生产企业的落实情况与反馈。

会上,相关部门强调了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深刻理解通知精神,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明确界定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同时,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确保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水平。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在更多价格区间的车型上普及,一些智能驾驶相关的事故,如小米SU7事件,引发了社会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广泛讨论。此次会议被外界视为官方对智能驾驶监管趋严的信号。

会后,行业内开始流传一系列针对智能驾驶监管的具体要求,主要聚焦于“收紧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规范智能驾驶功能的使用”“严格管理智能驾驶功能的部署和风险”三大方面。据称,这些要求细则极为严格,包括在宣传中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能驾驶”等名词,转而采用“智能驾驶等级+辅助驾驶”的描述方式;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等词汇,强调驾驶员必须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并要求厂商从技术层面确保驾驶员在使用驾驶辅助时必须进行人脸ID识别,且所有用户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告知。

在西安市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记者观察到,销售人员对车辆辅助驾驶功能的介绍变得谨慎许多。一些主打辅助驾驶体验的品牌在静态体验中会介绍相关功能,而辅助驾驶技术处于二三梯队的品牌则避免过多提及。在试乘试驾环节,部分品牌会展示辅助驾驶功能,但主要集中在试乘阶段,而在消费者试驾时,销售人员通常不建议开启这些功能。

多家企业正在重新评估辅助驾驶在宣传中的比重,并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例如,鸿蒙智行官方发布了全民安全出行倡议,强调了规范使用智能驾驶领航辅助功能,并指出其联盟品牌车型已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170万次。

除了收紧宣传和规范使用外,严格管理智能驾驶功能的部署和风险也是此次监管的重点之一。特别是针对企业的远程升级(OTA)行为,相关部门加强了监管。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系统可以通过OTA方式实现新功能,但部分车企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就急于推送,之后再通过OTA进行修补。为了规范这一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早在2020年就发布了相关通知,要求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时,应按照相关条例组织实施,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汽车产品。

据统计,2024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3次,涉及车辆1123.7万辆,同比增长显著。其中,新能源汽车召回89次,涉及车辆449.1万辆,同比增长近两倍,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40%。通过OTA方式实施召回的车辆数量也大幅增加,显示出OTA已成为汽车召回的重要方式之一。特斯拉、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多家车企都曾通过OTA召回车辆。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