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车展的临近,智能驾驶领域的宣传策略正经历一场显著的变化。据行业消息,多家汽车制造商已私下向媒体和自媒体发出指示,要求在报道其产品时避免使用“智能驾驶”或“自动驾驶”等词汇。
具体而言,一家知名车企明确要求媒体在传播时,不要提及“智能驾驶”或“自动驾驶”,而是暂时统一称为“辅助驾驶”。另一家企业则更为具体,指出在报道中不应出现与“L3”级别相关的表述,如“自动泊车”或“零接管”等术语。
还有车企进一步细化要求,希望媒体在传播时避开其“智能驾驶”产品的名字,转而使用“驾驶辅助系统”、“驾驶辅助三激光版”、“驾驶辅助三目版”等表述,同时将“代客泊车”更名为“下车泊入”。不过,尽管有这样的指示,该车企的官方推文中,仍保留着“xx智能驾驶版”的宣传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车BU的CEO靳玉志在近期发布会上也强调了类似立场,明确指出他所讨论的功能均属于“驾驶辅助”范畴,即L2级别,而非L3自动驾驶。长安汽车则公开表示,将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承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落实企业安全责任。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谈及智能驾驶时表示,长城一直强调“人机共驾”理念,不会过度夸大智能驾驶功能。他批评了某些企业将自适应巡航功能宣传为智能驾驶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过于夸张。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智界品牌之夜曾自信地表示奇瑞在智能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在随后的活动中,他的发言明显变得更加谨慎,表示支持工信部对智能驾驶宣传的规范要求。
地平线CEO余凯在采访中透露,地平线在行业里一直偏冷静和保守,对于智能驾驶的狂飙式发展感到被裹挟,认为工信部的收紧监管有助于行业回归正轨。
华为计划在即将到来的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发布最新一代“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S 4”,与以往不同,此次宣传中已不见“智能驾驶”的字眼。
岚图汽车CEO卢放在技术发布会上呼吁车企应反对混淆智能驾驶概念,强调用户知情权,避免误导消费者。他指出,尽管当前量产车仍处于L2级别,但部分宣传话术却让消费者产生“自动驾驶”的错觉,导致相关事故激增。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通过微博发出倡议,建议商家停止销售影响驾车安全的第三方车辆配件,如“安全带延长接头”和“方向盘配重块”,强调驾驶员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