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哪吒汽车作为曾经的“新势力”代表,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近期,不少哪吒车主反映,车辆维修和保养变得异常困难,部分线下门店悄然关闭,车主们不得不自费前往其他4S店寻求服务。
哪吒汽车的财务问题更是雪上加霜。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不仅销量大幅下滑,账面资金也告急,亏损额已超百亿。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员工薪资拖欠、工厂停工以及经销商集体讨债的连锁反应。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同样面临资金困境,整个企业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从财务数据来看,哪吒汽车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净利润分别亏损了48.4亿元、66.6亿元和68.67亿元,累计亏损额超过180亿元。截至2024年底,哪吒汽车的现金储备仅剩28.4亿元,而负债却已接近百亿,其中大部分是供应商的货款。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哪吒汽车试图通过债务重组来缓解压力。公司积极劝说供应商将债务转化为股权,以减轻资金压力。然而,这一方案并未得到所有经销商的认可,部分经销商因担心投资风险而选择起诉维权。在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的协助下,哪吒汽车才勉强说服了70%的债权人接受债转股方案。
哪吒汽车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公司内部管理层的大动荡更是让市场对哪吒汽车的未来充满了疑虑。前CEO张勇在卸任后,公司高层频繁换帅,内部实施降薪、裁员等措施,甚至研发中心的成员也被遣散。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加剧了员工的恐慌情绪,也让消费者对哪吒汽车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张勇的决策失误被认为是哪吒汽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张勇急于将哪吒汽车推向高端市场,推出了哪吒S和哪吒GT等高端车型。然而,这些车型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销量惨淡。投资8亿元研发的哪吒GT轿跑车月销量甚至不足300辆,直接导致了哪吒汽车全年销量的暴跌。
哪吒汽车的困境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遍问题。一些新能源车企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品牌信任的建立,盲目扩张和依赖融资。当资金链出现问题时,这些企业往往难以为继。哪吒汽车能否挺过这场危机,取决于其能否在融资成功后重拾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信任,以及能否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