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圆满落幕,这场为期十天的汽车盛宴,在全球车展普遍遇冷、汽车业面临关税战挑战的背景下,却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上海车展以“百车首发、千车竞艳”的壮观场面,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展商和观众的目光,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彰显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的创新活力。
与往届车展相比,本届车展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安全”这一话题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车展上的热门词汇。各大车企纷纷将安全作为参展的重要主题,展示了他们在安全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理念。
吉利汽车集团以“全域AI,安全平权”为主题参展,其首席执行官淦家阅表示,安全是吉利造车的初心和创新的基石。吉利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开发战略,对安全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不仅是为了追求技术领先,更是为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安全水平提升。这一理念在吉利的展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车展上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在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时,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尤峥表示,东风始终坚守造车的本质,以领先技术定义智能化新高度,同时以全维安全标准为消费者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这一表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也在车展上谈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车辆速度和马力的不断提升,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宝马在智驾系统上始终坚持最高安全标准的严苛测试,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安全性和品质。这种对安全的执着追求,让宝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事实上,“安全”上热度并非偶然。此前,工信部已经要求车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用车环境。
回顾百年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汽车不仅是创新的载体,更是生命的载体。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三轮汽车开始,人类就一直在追求速度与安全的平衡。从沃尔沃的“三点式安全带”到奔驰轿车的安全气囊,从博世的电子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到各种主动安全系统的出现,无数工程师用智慧和汗水为汽车安全保驾护航。
然而,在当前汽车市场“内卷”严重、安全底线面临失守风险的背景下,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的加速推进,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今年以来,智驾成为车企竞逐的新焦点。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制造各种噱头、过度营销甚至虚假宣传。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严重威胁了道路交通安全。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安全是汽车工业不可逾越的生命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今天,汽车正在经历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从机械化向智能化、从出行工具向数字生活空间的转变。这一变革不仅考验着车企的创新能力,更考验着他们的安全底线。车企在追求“算力、算法、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同时,必须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汽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