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行业传来重大消息,吉利汽车正式向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提出了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此次要约计划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极氪尚未持有的34.3%股份,相较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高达13.6%。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吉利控股集团“回归一个吉利”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也预示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动。
根据吉利汽车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私有化收购将以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ADS 25.66美元的价格进行,相较于极氪2025年5月6日的收盘价22.59美元,溢价明显。同时,与过去30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价格相比,溢价更是高达20%。目前,吉利汽车已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一旦交易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极氪的上市之路颇为迅速,自2024年5月10日以“ZK”为代码登陆纽交所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发行价为21美元,首日股价便大涨34.57%,成为史上最快完成IPO的新能源车企之一。然而,上市后的表现却逐渐趋于平淡,截至私有化公告发布前一日,其收盘价为22.59美元,总市值为57.42亿美元。相比之下,吉利汽车同日港股的收盘价为16.78港元,总市值高达1691亿港元(约216亿美元)。市场对吉利私有化极氪的消息反应积极,公告发布后,极氪美股盘前涨幅一度超过1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私有化提议正值极氪上市一周年纪念日前夕,这一时间节点的选择无疑具有象征意义。回顾2024年,极氪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总营收达到759.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553.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3%。尽管全年净亏损为57.9亿元,但同比已减亏30%。在销量方面,极氪2024年共交付22.2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87%,完成了年度目标23万辆的96.5%。然而,进入2025年,极氪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尽管一季度与领克整合后实现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21%,且单辆费用降低了20%以上,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面对全年32万辆的销量目标(极氪科技集团整体目标为74万辆),截至4月底仅完成5.5万辆,进度略显滞后。
吉利此次私有化极氪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其2024年9月发布的《台州宣言》战略的自然延伸。该宣言提出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核心举措,标志着吉利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的战略转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明确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吉利将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整合技术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私有化极氪正是这一战略思想在资本层面的具体实践。
通过私有化极氪并将其完全纳入吉利体系,吉利集团有望实现研发、供应链及销售网络的高度协同。吉利汽车在公告中强调,此次合并将杜绝重复投入,提升研发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实际上,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研发投入、支持和服务部门的费用预计可降低10%-20%。在国际市场方面,极氪和领克已实现渠道、售后服务、仓储物流的共享。整合后,产品数量将减少20%,研发架构也将调整为四大产品线、五大中心(座舱、智驾、架构、软件、三电),实现高度平台化。
吉利私有化极氪的举动,不仅是一次重大的资本运作,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的缩影。通过此次战略整合,吉利有望打造一个资源协同、技术共享、品牌互补的汽车帝国,从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随着资本市场的大门缓缓关闭,真正的产业变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