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元戎启行:自动驾驶商业化黎明,技术领先能否照亮前路?

时间:2025-05-15 10:12:1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随着监管框架的日益完善,一场关于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较量正悄然上演。在这场竞赛中,元戎启行,一家2019年在深圳创立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努力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

元戎启行的故事,是技术梦想与市场现实交织的缩影。去年,他们推出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端到端智能驾驶平台DeepRoute IO,并与长城汽车、smart等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尤为2024年,元戎启行取代了长城汽车内部孵化的毫末智行,成为新款魏牌蓝山的智能驾驶供应商,并在同年末成功获得了由长城汽车独家投资的1亿美元C轮融资。

然而,尽管元戎启行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商业化道路上却显得步履维艰。自成立以来,尽管一直活跃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前沿,但直到魏牌蓝山的推出,元戎启行才真正实现了商业化产品的落地。然而,截至目前,其量产规模仍不足十万辆,与业内头部企业的差距显而易见。

元戎启行的创始人周光,一位拥有浓厚技术背景的天才少年,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对技术的执着。在创立元戎启行之初,他就选择了技术难度更高、实施周期更长的L4级自动驾驶赛道,而后才逐步转向量产能力更强的L2赛道。这种选择,既符合他个人的技术型人格,也反映了元戎启行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

然而,在自动驾驶行业,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商业化路径的探索同样重要。近年来,随着Robotaxi商业化前景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许多玩家开始将智驾方案降级,寻找更直接的商业化路径。元戎启行也不例外。他们推出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成为较早实践“端到端”技术路线的企业之一。

然而,这种大胆的技术选择并未立即带来市场的认可。从2020年开始布局无图方案到2023年正式发布去高精地图的智驾方案,元戎启行在这三年间几乎没有落地的前装定点方案和量产经验。这种“不计后果”的商业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

尽管如此,元戎启行在技术上的优势仍然不容忽视。他们率先提出了多传感器融合的算法,并将所有感知放在一个大模型中,为“端到端”大模型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随着无图NOA高阶辅助驾驶方案的落地,元戎启行成为业内第三家实现该方案量产的供应商。2024年8月,搭载元戎启行“端到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长城魏牌蓝山上市,将元戎启行送上了四季度城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供应商市场的前列。

然而,市场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激烈。身处第二梯队的元戎启行,并非业内的首选合作伙伴。在华为、Momenta等头部企业的挤压下,元戎启行很难拿到更多的定点和量产规模。尽管如此,他们仍在不遗余力地坚持技术梦想。自2024年9月宣布开发下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以来,元戎启行成为国内第一批投入VLA研发的辅助驾驶供应商。

VLA模型融合了视觉感知、语义理解与动作决策,能够实现对复杂场景的语义解析与行为规划。在元戎启行看来,VLA模型将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的体验和安全感。然而,技术的领先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成功。在业界看来,元戎启行过于执着于技术,而忽略了成本与落地方案的达成。如何在正确的技术演进道路上去降本,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尽管如此,元戎启行仍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他们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建立了合作关系,将联合车企共同打造下一代AI汽车。火山引擎所带来的算力支持,将成为元戎启行提升算力、加速VLA模型迭代的关键。同时,他们也在积极推进更多车型的定点和量产工作。然而,未来的道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元戎启行能否凭借1亿美元的资金坚持下去,能否打造出足以破圈的爆款产品,都是未知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