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智能立体车库对新能源车说“不”,安全隐患还是观念滞后?

时间:2025-05-16 09:39:4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北京多位新能源车主反映,他们遭遇了小区和商超智能立体停车设施对新能源车的“闭门羹”。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车主们纷纷表示无奈与不解,为何新能源车在这些地方屡屡被拒之门外?记者深入调查,试图揭开这一谜团。

在慧谷金色家园二期小区,智能立体停车库本是居民停车的便利之选,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车主来说,这份便利却遥不可及。车库的入口醒目地贴着“本车库禁止停放电动车”的提示牌,下方还用更大的字体写着“违者后果自负”。据车主们介绍,这一规定并非新近出台,只是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问题愈发凸显。

车主们表示,小区智能立体停车库的车位尚有富余,但新能源车仍面临无处停车的困境。停车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坦言,虽然没有明确法规依据,但禁止新能源车停放是出于消防安全的考虑。他们认为新能源车在搬运入库和停放期间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情,救援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可能导致车库建筑结构受损和财产损失。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慧谷金色家园二期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并非个例。在北京,类似设施的应用场景广泛,且已有近20年的使用经验。尽管市场监管部门在安全检查中并未明确提出禁止新能源车使用,但各停车管理单位对新能源车的态度却不尽相同。因担心消防安全隐患,将新能源车拒之门外的现象已成常态。

在地安门商场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前,车主和管理人员常常需要一起目测车辆底盘高度,以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驶入。尽管车库门口立着提示牌,明确了车辆的体积、重量等限制,但工作人员仍明确表示新能源车不能开进去,因为怕起火。

而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两座相距仅200米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医院内的一座车库允许医院职工的新能源车停放,而另一座位于家属院内的车库则不建议新能源车停放。工作人员解释称,管理单位不同,对风险的把控能力也不一样。

记者走访了多家停车管理单位、智能立体停车设施生产厂家和新能源车制造企业,发现各方都表现出对自己的产品或管理有信心,但对其他方不了解也没信心的情形。对于新能源车停入智能立体停车库的消防安全隐患,各方观点不一。

停车管理单位认为,智能立体停车库的搬运器会挤压新能源车的电池,容易发生意外。而生产厂家则强调,搬运器的作用是固定车辆的轮子,而非托举底盘,并猜测停车管理单位的担心可能来自电池故障。然而,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及有资质的车辆维修保养门店则认为,电池固定螺丝松动并从底盘凸出、脱落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针对这一困局,北京市质检院智能装备及汽车产业研究所所长胡芳芳表示,新能源车投放市场需要经过严格实验,包括电池的相关实验。同时,随着新国标的实施,电池的安全实验将更为严苛,为新能源车电池保驾护航。她建议,交通、消防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科学评估及业务指导,研判新能源车停入智能立体停车库的风险情况,逐渐消除相关各方的顾虑与隔阂。同时,可以尝试逐步调整停车布局,设置应急处置区,以应对紧急情况。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