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哪吒汽车陨落启示:造车新势力谁将步其后尘?

时间:2025-05-16 20:04:3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哪吒汽车的命运轨迹犹如过山车般惊心动魄。曾经,这家企业凭借亲民的价格策略,一跃成为市场上的黑马。2021年,哪吒汽车销量突破6.9万辆,同比暴涨360%,成功跻身造车新势力销量前五。2022年,其销量更是攀升至15.2万辆,力压零跑汽车,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23年,哪吒汽车的销量却开始一路下滑,苦苦支撑一年后,未能迎来转机,反而陷入了资金链紧张的困境。与此同时,曾经与哪吒汽车并驾齐驱的零跑汽车,却凭借精准的战略定位和成本控制,实现了稳步发展。

哪吒汽车的衰败,并非偶然。其根源在于战略定位的迷失和成本控制的失控。在创立初期,哪吒汽车瞄准了网约车市场,以低价策略迅速打开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哪吒汽车的产品线开始变得混乱,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从哪吒V到S系列,再到GT,产品线的不断扩张并未带来销量的持续增长,反而让哪吒汽车陷入了“低价车”的泥潭,难以自拔。

哪吒S的推出,更是成为了战略失误的典型案例。据知情人士透露,哪吒S的开发计划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分析,更多是基于CEO张勇的个人意志,急于证明公司有能力进军高端市场。然而,由于智能驾驶系统尚未开发完毕,哪吒S匆忙上市,最终市场表现远低于预期。供应商团队人士透露,哪吒S上市时,他们作为供应商甚至是通过新闻才得知消息的。

相比之下,零跑汽车则显得更为稳健。其一直专注于十几万价格区间的市场,稳扎稳打,逐步上探。通过全域自研降低成本,零跑汽车在2024年实现了29.3万辆的销量,并在四季度实现了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

哪吒汽车在成本控制上的溃堤,是其衰败的另一大原因。数据显示,2021至2022年间,哪吒汽车的研发投入高达60亿元,但这些投入并未转化为核心技术优势。从三电系统到智能驾驶,哪吒汽车始终未能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特别是在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哪吒汽车的技术水平始终未能突破行业平均水平。

在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上,哪吒汽车更是采取了“白盒交付”模式,即共享核心算法。然而,由于内部缺乏足够能力对代码进行深度优化,哪吒汽车在智能驾驶系统上的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同时,哪吒汽车在硬件配置上采取了“拉满”策略,使用了昂贵的智能驾驶硬件体系,但软件却未能与之匹配,导致硬件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哪吒汽车的供应链体系也存在问题。每款车型适配的大屏和车机软件都需要单独适配,这种“一车一策”的开发模式导致成本难以分摊。据已离职的中层透露,哪吒汽车的零部件物料采购成本与理想汽车相比,相差价格接近翻倍。

融资能力的不足,更是让哪吒汽车雪上加霜。其融资总额仅有百亿出头的级别,远不及小鹏等竞争对手。有限的资金实力使得哪吒汽车在战略或执行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致命后果。两款车的上市失利,让哪吒汽车陷入了资金链紧张的困境。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哪吒汽车未能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新品。特别是在智能化、续航里程等关键指标上,哪吒汽车落后于竞争对手。2022年底推出的高端车型GT系列,未能如预期撬动高端市场;而原有的主力车型V系列,也因技术指标落后而失去竞争力。产品力的滞后,直接导致哪吒汽车市场份额的流失。

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汽车也面临着相似却又不同的挑战。尽管蔚来汽车的融资能力远超哪吒汽车,但其也多次做出错误决策。ET5和乐道新车上市初期大受好评,却因产能问题错失大量销量。同时,蔚来汽车的多品牌策略也未能提振销量。从原来一款车卖出一万辆,到三款车也是卖一万辆,最后是十款车还是一万多辆,增车型增品牌,未增销量。

蔚来汽车在成本控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产品规划层面的浪费、不懂规模效应的浪费以及服务水平的浪费,都让蔚来汽车的成本居高不下。尽管蔚来汽车的外形和内饰审美领跑市面,品牌调性和服务能力也备受认可,但其在战略和制度设计上的误判以及执行力的不足,让其陷入了困境。

哪吒汽车的衰败,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兴衰史,更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警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精准定位、有效控制成本、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