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小鹏前高管激辩激光雷达:是神器还是鸡肋?

时间:2025-05-19 12:37:5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激光雷达技术再次成为汽车行业热议的焦点。小鹏汽车前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刘毅林,针对激光雷达提出了其存在的三大短板。他指出,首先,激光雷达的价格相较于其他传感器更为昂贵,这无疑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其次,随着距离的增加,激光雷达的分辨率会变得稀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远距离探测的精确度。最后,激光雷达的寿命相对较短,需要更为精细的维护,相比其他传感器显得更为“娇贵”。

然而,刘毅林也并未全盘否定激光雷达,他同样列举了激光雷达的三大优势。第一,激光雷达能够主动发光,即便在全黑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无需依赖外部光源。第二,激光雷达采用TOF(Time of Flight)测距技术,其测距准确性远高于其他传感器。第三,从用户心理层面来看,许多消费者认为搭载了激光雷达的车辆更为先进,甚至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现任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也对激光雷达提出了不同看法。她直言,激光雷达“看得远”这一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在远距离测量时,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强度和点云密度都会大幅下降,从而影响其探测效果。袁婷婷进一步指出,业界主流的激光雷达处理帧率远低于小鹏汽车摄像头的帧率,这种低频的帧率会加剧对远距离且高速移动物体的识别误差。

袁婷婷还强调,激光雷达对天气状况的敏感性较高。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的穿透能力受限,主要依赖毫米波雷达进行探测。她总结道:“激光雷达作为一个信息密度低且易受干扰的传感器,并不适合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主要‘眼睛’。”

袁婷婷的观点无疑为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在自动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平衡成本、性能与可靠性,成为各大车企和供应商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更多热门内容
周鸿祎:AI提供专业建议能力已不输张雪峰,成普惠工具
近日,周鸿祎在播客节目中称,当前AI提建议的专业程度不低于张雪峰,“张雪峰最有名的就是给人提各种专业的建议,我现在觉得AI的智能体干这个事,肯定不比张雪峰差。 周鸿祎表示,过去老百姓雇不起人也花不起钱,但今…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