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网信办正式启动了一项针对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的专项整治行动,该行动预计持续三个月,旨在净化网络空间。
作为响应,腾讯旗下微信平台通过其官方内容安全沟通平台“微信珊瑚安全”发布了一则公告,详细披露了平台在打击恶意营销短视频内容方面的成果。公告指出,自4月15日至5月15日的一个月内,微信已成功清理有害信息共计45759条,并对6845个违规账号进行了相应处理。
微信在此次公告中重申了其致力于维护安全、健康、绿色平台生态环境的立场,并明确表示将严格按照中央网信办的专项行动要求执行。公告强调,微信平台对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以及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公告还列举了几起近期查处的典型违规案例,包括一些账号通过打造悲惨人设,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利用公众善意进行卖惨营销;有的账号则通过“换脸”、“换声”、“P图”等手段编造不实内容,恶意蹭流量,甚至以“科普”名义散布虚假信息,传播“伪科学”,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微信还指出,一些账号通过低俗诱导互动的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如以“户外搭讪”、“街头采访”等形式尾随陌生路人,诱导其口述隐晦色情内容,或在短视频标题、配文中故意使用低俗、“软色情”字眼,刻意制造性暗示氛围。
在违规引流营销方面,微信提到,一些账号利用“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诱骗老年人等特定群体进行非理性消费,或通过夸张、煽情的文案骗取互动,违规引流。
微信在公告中呼吁广大用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鼓励创作者真诚创作高质量内容,并承诺将持续引导创作者规范自身行为,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微信平台也欢迎广大网友积极提供线索,共同构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