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中的草甘膦板块表现亮眼,多家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上扬。红太阳、扬农化工、诺普信、润丰股份、新安股份、国光股份以及中农联合等个股纷纷走高,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一轮草甘膦概念的升温,背后有着明确的市场逻辑。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草甘膦这一农药大单品的价格出现了显著的回暖趋势。截至7月中旬,草甘膦原药的价格已攀升至约2.62万元/吨,相较于5月中旬的低价,涨幅达到了11.97%,较去年同期也有所上涨。行业毛利率更是实现了由负转正,达到了2.54%,每吨毛利为666元。
草甘膦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到了供需两端因素的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品种之一,草甘膦在除草剂市场中占据了约30%的份额,广泛应用于大豆、果蔬和玉米等作物的种植。在需求方面,随着南美地区进入草甘膦的出口旺季,特别是巴西的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将持续增加,对草甘膦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同时,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品种的推广,也进一步推动了草甘膦需求的增加。百草枯等其他除草剂的逐渐退出市场,也使得草甘膦在非选择性除草剂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
在供应方面,草甘膦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达成限产保价的共识,减少了市场供给,对价格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同时,部分国内草甘膦生产企业因各种原因进行停产检修,导致市场流通货源偏紧,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上涨。新版《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环保成本,部分企业可能面临停产淘汰的风险,这也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供给端有所缩减,再次促使草甘膦价格上涨。
在这一背景下,那些拥有产能整合优势、技术领先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例如,兴发集团作为全球第二大草甘膦生产商,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丰富的磷矿资源储备,其草甘膦业务毛利率长期领先行业。新安股份则通过实施“草甘膦+有机硅”双轮驱动战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高端制剂的出口占比。润丰股份作为全球农药制剂出口龙头,其草甘膦原药出口占比高,受益于南美市场需求激增和出口份额的提升。和邦生物、江山股份以及扬农化工等企业也通过产能扩张、技术迭代以及环保优势等策略,在市场中抢占了更多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