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早期中华文明智能探索新突破:多模态大模型正式发布

时间:2025-07-27 09:50:36来源:上观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一场专题论坛上,一项革命性的学术成果——专注于早期中华文明研究的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亮相。这一创新项目由复旦大学携手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及上海创智学院共同打造,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为探索早期中华文明开启全新视角,并为文明传承与创新构建数字基石。

该大模型广泛涵盖了考古学、文物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整合诸如甲骨金文、方志舆图等珍贵历史资料,模型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早期中华文明知识体系。复旦大学的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同时也是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的AI科学家朱思语指出,这一大模型的研发深刻体现了人文智慧与理工技术的交叉融合,为系统认知与智能重构早期中华文明提供了可能。

复旦大学在历史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等领域拥有全国领先的学术地位,这些优势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成果为模型提供了权威且前沿的知识支撑。在研发过程中,技术团队开创性地融合了文本、图像、空间地理信息、基因图谱等多种数据类型,实现了跨模态的深度交互与统一表达。这种创新方法使得地下考古发现与地上历史典籍能够相互验证,促进了古代文明基因与现代科技认知的深度对话。

以《禹贡》中关于“导河积石”的记载为例,该模型通过整合地理空间智能分析、文献智能检索与对比、古文字智能识读以及考古遗存智能关联等AI工具,推动了黄河源头探索及夏代治水工程的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及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吴力波表示,他们期望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围绕早期中华文明议题,打造一个面向专家学者的高效智能平台。这一平台将使相关研究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且富有洞察力,不仅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提供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探索了以数字智能推动人类文明研究范式转变的潜在路径。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