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9月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生物过程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最近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开发出一项创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这一技术可显著提高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实现了超过19%的功率转换效率提升。
柔性太阳能电池,也被称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或开放式太阳能电池,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其主要特点之一是轻便和灵活,生产商可以利用喷墨打印等基于溶液的工艺制造出成本更低且可以弯曲的电池。然而,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较低,一直是研究的瓶颈之一。
据ITBEAR科技资讯了解,研究人员在太阳能电池的三元组份活性层中,成功嵌入了一种被称为LA1的“客体”合金成分。这个LA1客体成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拓宽可吸收光的光谱范围,从而提高电池对阳光的整体吸收率。简而言之,他们在原材料中引入了一种光线敏感成分,使太阳能电池能够接受更多光谱,从而提升功率转换效率。
研究人员还对LA1客体成分进行了修饰和改性,使用了苯基烷基侧链,这种侧链通常用于设计光伏设备的有机材料。这一改进在提高电池性能的同时保持了令人满意的兼容性。
实验测试显示,研究团队首先实现了15%的功率转换效率提升,然后通过将LA1客体成分与作为主成分的Y6系列受体相结合,取得了超过19%的更大增效。虽然这些结果令人振奋,但研究人员承认,这些增益的驱动力在理论上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展望未来,他们希望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基本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这将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分享这一重要的科学突破,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这项研究有望推动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为可再生能源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