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位小米汽车车主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对购车流程中的尾款支付环节的不满。这些车主表示,在车辆尚未交付的情况下,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让他们感到困惑与不满。
其中一位车主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于2024年底订购了一辆小米汽车,当时被告知车辆预计数月后交付。然而,在交付时间尚未到来时,他却收到了支付尾款的通知。车主多次询问销售原因,得到的答复是“公司规定如此,否则订单可能被取消”。这种要求让车主感到无奈,也引发了他对小米汽车销售流程的质疑。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多位车主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类似的遭遇。有的车主在交付时间还有22-25周的情况下,被要求7天内完成尾款支付,否则订单将被取消。更有车主在支付尾款后,被告知需要重新排队,交付时间大大延迟。
面对这些质疑,小米汽车的购车条款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小米汽车官方公众号曾表示支持验车后再付尾款,但《小米汽车购买协议》中却明确规定,用户需在收到车辆余款支付通知之日起7个自然日内支付全部剩余款项。若用户未按期支付,将构成根本性违约,小米汽车有权取消订单并解除协议,定金不予退还。
这一条款被许多消费者视为“霸王条款”,因为用户在下单时必须勾选同意,否则无法完成购车流程。对于这一规定,小米汽车客服的回应相对含糊,表示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车型而异,对于提前支付尾款后验车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机制也未给出明确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车到店再付款”已成为行业常态。特斯拉、比亚迪等多家新能源车企普遍支持用户先验车后付尾款,尽可能减少消费者的资金占用风险。相比之下,小米汽车在购车流程上的这一规定显得尤为突兀,也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不满。
小米汽车还曾因“360天延期政策”与车主产生过争议。一位汽车博主在锁定小米SU7订单后,因配置调整取消并重新锁单,随后被要求在不到延期政策规定的360天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作废。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销售流程的质疑。
随着小米汽车交付量的攀升和用户群体的扩大,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被放大。对于提前付尾款这件事,消费者之所以反应强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小米汽车的期望值更高,对于不满意的地方情绪表达也更为激烈。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小米汽车作为一家新兴的汽车品牌,需要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消费者的体验和诉求。优化销售流程、提升沟通机制、明确合同条款,这些都是小米汽车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消费者也应更加谨慎,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