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之下,上汽乘用车MG品牌揭开了全新MG4预售价格的神秘面纱,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难掩内心的激动。这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问世,更是MG品牌在电动化大潮中蓄势已久的一次全面出击。从突破传统束缚的智能化合作,到融汇全球视野的设计美学;从紧贴用户需求的精准定位,到重塑行业格局的核心技术,全新MG4以“破局者”的身份,彰显了MG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深厚底蕴与雄心壮志。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在谈及与OPPO的深入合作时,道出了这场跨界联手的战略深意。这并非一时兴起的决策,而是五年技术积累的集中展现。在俞经民看来,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暴露了传统车企在面向消费者能力和软件技术上的不足,而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的涌入,则带来了以庞大用户基础和软硬件协同为核心的新一轮生态竞争。
面对双重挑战,上汽选择了开放且务实的合作道路。与OPPO的深度携手,基于ICCOA系统的全面打通,使OPPO智行手车互联功能跃居行业前列,并展现出持续领先的潜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汽展现出开放的姿态,欢迎同行学习借鉴,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从十年前的“你好斑马”开启智能网联新时代,到如今OPPO智行手车互联引领的“第二次飞跃”,上汽在智能化领域的进化,是其积极应对行业变革、主动拥抱新生态的生动写照。在“收敛”与“张扬”之间,全新MG4的设计语言展现了MG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微妙平衡。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邵景峰透露,Cyberster的设计元素在全新MG4上的运用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六年精心打磨的成果。
然而,在全新MG4的设计过程中,邵景峰也流露出些许“遗憾”。他认为,全新MG4的设计风格略显保守,这背后是设计师在全球审美差异面前的艰难抉择。如何在保持全球设计语言一致性的同时,满足本土市场的审美需求,成为设计师面临的核心挑战。邵景峰强调了MG品牌的三大核心基因:源自车库的创造力与改造精神、手工艺与匠心传承、不随主流的独特态度,这些基因在全新MG4的尾灯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进入竞争激烈的A级纯电两厢车市场,全新MG4选择了差异化竞争策略。陈萃明确表示,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模仿任何品牌。拒绝盲目跟风或价格战,全新MG4以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空间、续航和安全性能的全面优势。俞经民用“三排座”理念形象地诠释了MG4的空间优势:第一排是智能化座舱,第二排满足1.8米乘客的舒适乘坐需求,第三排则是巧妙设计的三层后备厢空间。
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全新MG4凭借一体式热管理技术、CTB技术以及即将搭载的半固态电池技术,构建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这些核心技术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正是全新MG4的差异化所在。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关于半固态电池技术的阐述,展现了上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沿突破。他直击当前动力电池的安全、续航和成本痛点,提出了固态化作为核心解决方案的见解。
上汽清陶的半固态电池实现了能量密度的显著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底层材料创新和整零协同创新。李峥对半固态电池的未来充满信心,无论是向全固态迈进,还是在半固态领域持续优化材料体系,上汽清陶都将坚持不懈地探索前行。全新MG4搭载的半固态电池,标志着上汽清陶在产业化征途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回顾陈萃加入MG的初衷,正是对MG品牌能够自主定义产品的深深吸引。这或许是MG品牌能够破局的关键所在——将技术话语权和产品定义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俞经民推动的智能化生态构建,到邵景峰在全球审美与品牌基因间的精妙平衡;从陈萃立足用户需求的精准市场策略,到李峥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前沿突破,全新MG4的登场,标志着一个更加成熟、自信、技术底蕴深厚的MG品牌已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