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ISC.AI 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360集团带来了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智能体工厂的发布与上线。这一创新工具使得企业无需具备编程背景,仅需通过自然语言即可定制专属的L3级别智能体,并且能够将这些智能体组合成更高一级的L4级多智能体蜂群团队。
360集团数智化集团的CEO殷宇辉,同时也是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在大会上阐述了智能体工厂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为了克服政企场景中智能体应用的技术障碍与实践难题,360集团推出了全球首个L4级别的企业智能体工厂——SEAF。该工厂以“实用性、易用性和安全性”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构建模块化的智能体生产体系、提供全栈式AI能力支持以及制定场景化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企业知识管理与智能协作的两大核心场景。同时,通过大模型卫士来保障智能体的安全,为企业级智能体的落地提供了“中国方案”。
殷宇辉还分享了构建优质智能体的四大黄金法则:首选小范围应用场景,如轨道交通集团的经营办公会议;选择知识密集型场景,如公检法的卷宗处理工作;聚焦于场景收敛型领域,如飞机制造业;以及选择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应用场景,以确保AI技术的落地效果。他以轨道交通集团为例,说明了如何通过智能体解决不同子公司间会议材料的电子化和数据化问题,将原本需要十个人完成的经济分析工作,通过AI技术高效完成。
在大会的另一场演讲中,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对智能体的分级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借鉴了自动驾驶智能级别的划分方法,将智能体分为L1至L5五个级别。其中,L5级别的智能体将具备自我创造的能力;L4级智能体为多智能体蜂群,能够处理如长视频生成、网站创建等高价值创造性任务;L3级为推理型智能体,如Manus,适用于深度研究、海报和网页制作等场景;L2级为工作流智能体,主要应用于知识库管理,对话消耗较小;而L1级则为聊天助手,如OpenAI的聊天机器人,多用于情感陪伴聊天等。
周鸿祎强调,360集团并不满足于仅打造L2级别的智能体,而是致力于研发L3和L4级别的智能体。目前,360智能体工厂已经具备了从L1到L4级别智能体或智能体蜂群的打造能力,为每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定制专属智能体的可能。
这一创新不仅展示了360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智能体工厂的广泛应用,企业将在知识管理与智能协作方面迎来全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