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亦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盛大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观众与专业买家。大会现场,一款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自动化检测系统成为了焦点,观众络绎不绝,争相目睹这一高科技产品的风采。
尽管天气时而倾盆大雨,时而烈日炎炎,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人们的热情。展馆入口,人流如织,队伍蜿蜒绵长,小学生、父母、工程师、退休教师,以及远道而来的国际买家,共同构成了这场科技盛宴的参与者。每个机器人展位前,都围满了好奇的观众,期待着近距离接触这些未来科技的代表。
据大会开幕式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表现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也分别实现了35.6%和25.5%的增长。尤为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规模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
在这场全球性的科技盛会中,江苏企业无疑是重要的参与者和产业链支撑力量。据统计,超过30家江苏相关企业亮相大会,其中约20家企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整机新品,展示了江苏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从点胶、跑腿到掌勺,江苏企业的机器人产品涵盖了全场景实用技能。在工业领域,魔法原子的“小麦”机器人能够在20秒内完成两个电机的点胶工作,精度稳定,作业不间断,效率远超人工。乐聚带来的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则在北京到上海的超远距离上实现了实时操作,展现了强大的户外配送能力。埃斯顿、普罗宇宙等企业的机器人在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突破。
商业领域同样亮点纷呈。数字华夏的多款人形机器人以其高颜值和人机交互技术的重大突破吸引了众多目光。能变装的“夏澜”机器人拥有拟人的电子皮肤,能够感知触觉和温度,还能实时模仿人类表情,成为展会上的明星产品。优理奇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则变身“音乐家”和“厨师”,现场制作绵阳米粉,引发了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展会现场的热度不仅体现在人头攒动的观众上,更反映在猛增的订单量和不断扩容的生产线上。多家江苏机器人企业表示,今年的市场需求突然激增,订单量大幅增长,导致产品交付周期延长。魔法原子、乐聚、云幕智能等企业均预计今年的营收将突破亿元大关。
随着订单的增加,江苏的机器人产业链也在加速协同,推动量产应用落地。尽管目前突破“千台门槛”的整机企业仍屈指可数,但多家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推出的新一轮亿元级融资仍被产业资金和社会资金迅速认购。海外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放大,多家江苏企业已签下海外订单,计划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向海外发货。
江苏特有的产学研“快车道”为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南京作为智力和人才供应的热土,吸引了众多机器人企业将应用总部设在这里。同时,江苏领先的精密制造产业集群也确保了自研部件的快速量产和高效协同。产业政策的倾斜更是为技术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加速了智能人形机器人的测试与推广进程。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江苏的智能人形机器人展示了从捡零件、敲钉子到展示导览、做饭、跑腿等全场景的实用技能,不仅开启了产业新篇章,也向世界展示了江苏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和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