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飞天”舱外航天服家族壮大,使用寿命提升至4年20次

时间:2025-08-20 20:52:4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舱外航天服不仅是航天员探索宇宙、执行舱外任务的必备装备,更是他们生命安全的坚实保障。近日,神舟二十号乘组成功完成了第三次出舱活动,其中,航天员陈冬所身着的空间站舱外服B,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累计保障了20次出舱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站舱外服首次实现了“4年20次”的延寿目标。

自2021年7月4日,刘伯明、汤洪波两位航天员身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成功出舱以来,舱外服B便在历次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首次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到后续的舱外设备组装作业,舱外服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赞誉。在这四年间,共有11名航天员在8次载人飞行任务中接力使用过舱外服B,其状态始终稳定良好,为航天服工程应用质效的提升和空间站常态化出舱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空间站在轨建设期间,舱外航天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外部部件的更换,还是设备的安装,都需要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作业。因此,舱外航天服不仅承载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更是他们实现“太空行走”的关键所在。为满足空间站长期运行的需求,我国科研人员对舱外航天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改进。

目前,我国空间站使用的舱外航天服为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按照设计标准,其使用寿命为“在轨贮存3年,其间出舱使用次数不小于15次”。然而,随着在轨时间的延长,舱外航天服逐渐接近设计寿命极限。为确保舱外航天服的安全可靠使用,科研团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寿命评估、健康监测方案和在轨检测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数据、开展验证试验,实现了舱外航天服在轨健康与延寿的动态精准评估。这一创新举措使舱外航天服成为我国首个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并延寿使用的飞行产品。

我国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家族成员众多。此前,空间站内共有3套舱外航天服,分别编号为A、B、C,以适应不同航天员的需求。随着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到来,两套新舱外航天服D和E也顺利送达空间站。这两套新舱外服在设计上进行了优化改进,旨在提升性能指标和使用寿命。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介绍,新款的飞天舱外航天服D和E在设计使用寿命和技术状态上均有所提升,性能指标由原来的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

舱外航天服的延寿使用和性能提升,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实力,更为空间站的长期运行和航天员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和科研工作的深入,相信我国的舱外航天服将会更加完善,为航天员的太空探索之旅保驾护航。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