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度报告的披露中,盒马鲜生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间实现了超过750亿元人民币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并首次达到全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A)转正的里程碑。这一成就标志着盒马在财务表现上的显著提升。
盒马CEO严筱磊在8月7日的盒马十周年开放日上进一步透露,公司在过去一个财年中每个月都实现了盈利。这一细节展示了盒马在经营效率上的稳步提高。
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盒马其实早就有能力摆脱亏损状态,但过去因频繁的战略调整而延缓了盈利进程。该人士表示,以前公司过于乐观地认为线上电商的成功能够直接复制到线下零售,事实证明这种假设过于简单。
自去年3月严筱磊接任盒马CEO以来,他提出了重振团队士气、聚焦核心方向和实现常态化盈利的战略调整。在年末的内部信中,他进一步明确了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业态作为发展重点。随后,盒马X会员店逐步退出市场,最后一家门店——上海森兰店将于8月31日关闭,标志着盒马X会员店业态的终结。
从过去四年尝试八个不同业态,到如今聚焦于两个核心业态,盒马在纠错和调整上的速度明显加快。当前端业态完成聚焦后,盒马将目光投向了后端供应链,试图从快时尚品牌SHEIN的成功经验中学习。
在感知市场需求方面,SHEIN通过社交媒体数据和技术手段,能够在25天内快速捕捉到市场变化,这一能力远超其他时尚品牌。盒马则计划利用不断增加的盒马鲜生和盒马NB门店,以及线上渠道的流量,获取更准确的市场反馈。
在整合供应链方面,SHEIN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利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盒马则效仿此举,建立了三层供应链体系,并加速品牌OEM化,持续推出新品。
盒马与山姆会员店的对标历程是其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篇章。2020年10月,盒马开设了新业态——盒马X会员店,旨在承接特殊时期的囤货需求,并试图进入高客单价市场。然而,对标过程中暴露出的品牌心智、价格以及供应链差距等问题,加之盈利压力,最终迫使盒马收缩战略,关闭X会员店。
在对标山姆的过程中,盒马发现国内消费者更偏好小包装产品,而非山姆的大包装策略。这一发现促使盒马调整产品规格,推出更多小包装产品,以适应国内市场需求。
除了规格调整外,盒马在SKU选择上也更加注重供应链和消费趋势。例如,今年主推的低GI主食产品,盒马在考量口味还原度和价格合理性后做出决策,以避免因价格过高而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随着战略的调整,盒马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分析用户决策和将需求传递给供给侧。在此背景下,盒马开始学习SHEIN的模式,一方面将数据化需求,另一方面整合和优化供应链。
盒马通过分析用户决策来获取消费趋势,这主要通过动销和社交媒体反馈来实现。例如,盒马8月主推的冷冻水果就是基于小红书上年轻用户的需求表达而推出的。
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盒马正在深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将供应链延伸至原材料端,并推动供应链敏捷、低成本地适配消费趋势。例如,在烘焙类目中,盒马不仅与中游工厂合作,还引入了原料生产商宜瑞安,共同开发新原料。
尽管盒马在战略聚焦后需求和供给侧的效率有所提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学习SHEIN并非一劳永逸,盒马在供应链整合上面临的挑战比SHEIN更为复杂。随着SKU数量的增加和类目的多样化,盒马在门店运营和管理上也将面临新的考验。
随着其他平台开始关注供应链端,盒马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供应链可能面临被挖角的风险。一些供应商表示,他们在为盒马提供OEM产品的同时,也在考虑走差异化的高端路径,以实现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