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近日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展现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蓝图,其董事长兼CEO王宁自信地表示,实现300亿营收目标轻而易举。然而,市场更为聚焦的是其IP的持续创新能力、海外市场的拓展策略以及供应链能否跟上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业绩发布会上,泡泡玛特的高管团队坦诚地表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产能。尽管毛绒品类的月产量已跃升至过去一年的总量水平,约3000万只,但他们依然担忧下半年产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一担忧源自毛绒产品需求的急剧增加,使得公司不得不继续加大产能建设。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上半年的一大亮点。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到48.1亿元,占总营收的34.7%,同比增长高达668.4%。尽管LABUBU的火爆表现令人瞩目,但泡泡玛特联席首席运营官司德指出,其营收占比尚未过半,产能仍面临较大压力。财报显示,毛绒品类上半年实现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1276.2%,首次在营收规模和占比上超越手办产品。
尽管泡泡玛特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但现阶段的战略重心依然是提升产能。司德表示,公司非常希望进一步扩大在材料、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投入,然而当前毛绒市场需求极为旺盛,业务仍处于快速扩充产能的阶段。因此,泡泡玛特决定优先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待产能稳定后再逐步加大研发投入。
在供应链方面,泡泡玛特正在努力实现生产协同和灵活响应。供应链中心总裁袁俊杰透露,产能部署需要非常灵活,从决策到生产落实可能只需30至60天。然而,整个产品周期远不止这个时间,因此公司强调通过横向与纵向一体化方式实现最大协同效应,构建敏捷、弹性、能够灵活应对变化的供应链。
在市场布局方面,泡泡玛特正加速推进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同步发展。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营收达到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其中线下营收50.8亿元,同比增长117.1%;线上渠道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212.2%。泡泡玛特中国业务总裁褚音强调,差异化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将所有渠道整合为统一的生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一致的体验。
在门店布局上,泡泡玛特已经开始实施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承接能力。从店铺面积、装修风格到商品陈列及音乐氛围,泡泡玛特的门店都在为消费者营造逐步趋同的体验。同时,泡泡玛特还在不同渠道上实施差异化的运营策略。例如,在抽盒机渠道上,重点转向快速获取新消费群体,降低体验门槛以提升新用户转化率。
海外市场成为泡泡玛特另一个强劲的增长点,对其毛利率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财报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达到97.6亿元,同比增长234.4%,毛利率由64.0%增长至70.3%。这主要得益于海外销售占比的提升以及成本管控的优化。泡泡玛特在美国已有超过40家门店,预计年底将达到60家,并在未来一两年内在美国市场保持更快的开店速度。同时,公司还在开拓新兴市场,包括中南美、南亚、俄罗斯等,预计年底海外门店数量将超过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