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飞科电器业绩下滑:李丐腾重营销轻研发策略引发争议

时间:2025-09-04 21:06:4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昔日温州首富李丐腾掌舵的飞科电器,近期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展现出与行业大势相悖的表现。

数据显示,飞科电器上半年实现营收21.1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8.76%;然而,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1.77%的小幅增长,达到3.2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以来,飞科电器的单季度营收均呈现同比下滑趋势。

这一业绩与行业大盘形成了鲜明对比。据奥维云网线上全渠道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电动剃须刀品类零售额达到49.1亿元,同比增长10.5%。

飞科电器长期以来被贴上了“重营销、轻研发”的标签。在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7.698亿、11.42亿、14.77亿、14.86亿和7.04亿,而研发费用则仅为1.32亿、8883万、9928万、9641万和3888万。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已是研发费用的近18倍。

飞科电器在上半年还经历了经销商队伍的大幅调整,经销商数量从457家减少至374家,减少比例高达18.16%。

作为飞科电器的掌舵人,李丐腾自公司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到55.748亿元,分红率接近81.03%。李丐腾持有公司89.99%的股份和表决权,因此近90%的分红都流入了他的个人账户,这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飞科电器的业绩下滑并非突如其来。从2024年开始,公司已经连续多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上半年,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从去年的64.88%下降至56.37%;子品牌博锐的营收也同比下降了18.07%,销售额占比从去年的21.7%下降至19.48%。

早在2022年,飞科电器曾对“博锐”和“飞科”两大品牌进行定位调整,试图推动“飞科”品牌年轻化、高端化,同时提升“博锐”品牌的性价比市场承接能力。然而,这一策略并未能阻止中高端和性价比两条路线的增长压力。

具体到产品和业务层面,飞科电器的多元化尝试乏力,主营产品营收下滑。电动剃须刀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销量自2020年起已从5655.8万台波动下滑至4190.67万台;而新拓展的电吹风产品也增长乏力,去年销量跌至877.65万台。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指出,飞科电器的小家电产品在品质、功能等方面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唯一的优势是价格便宜。但在消费两极分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产品很难满足中高端消费者需求,且随着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飞科电器在研发上的投入不足,也限制了其产品的竞争力。近年来,销售费用几乎翻倍,而研发费用却呈现下滑趋势。这种“轻研发、重营销”的策略,使得飞科电器在中高端市场的布局难以持久。

同时,随着小米、徕芬以及创维等品牌快速进入飞科电器的赛道,飞科电器在营销层面也受到了更大的挑战。这些品牌凭借创新营销模式和高性价比产品,赢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抢占了飞科电器的市场份额。

在经销商队伍大幅调整的背景下,飞科电器正努力转变为经销和直销并存的模式,并通过多维营销渠道提高产品销售渗透力。然而,高达33.27%的销售费用率表明,飞科电器的经销模式转变并未实现低费用率的预期。

作为飞科电器的创始人,李丐腾早年通过改良产品和猛砸广告的方式,让飞科电器快速赢得了市场。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李丐腾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公司的经营策略,平衡营销和研发之间的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