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千亿扶持”助力破局:拼多多赋能商家,新品“爆款”之路加速启航

时间:2025-09-10 08:33:1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年来,中国电商行业陷入了一个怪圈: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爆款难觅。打开各大购物平台,相似的商品页面、雷同的功能设计、甚至一模一样的详情页文案,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商家们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创新动力也随之消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场困境中,品牌商和工厂白牌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品牌商苦于业绩增长乏力,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增量;而工厂白牌则担心,长期依赖规模化生产低价商品,最终会陷入“内卷”至死的境地。然而,在行业整体迷茫之际,拼多多却率先行动,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计划,试图为商家打破同质化困局开辟一条新路。

拼多多的“千亿扶持”计划,是在此前“百亿减免”基础上的进一步加码。该计划通过减免费用和提供全方位扶持,覆盖产品创新、运营、营销、技术等全链路,帮助商家开发新品,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拼多多在电商存量竞争时代的一次重要布局。

传统乳业是同质化竞争的重灾区。近年来,原奶过剩导致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代工品牌蜂拥而至,而消费端的人均饮奶量也逐渐触及天花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下滑的需求,伊利和蒙牛这两大乳业巨头,纷纷加快了研发创新的步伐。2024年年货节期间,伊利联合“五路财神”IP推出龙年“财神装”纯牛奶,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2025年,伊利又独家首发“财运装”,随产品附赠百家姓贴纸,精准击中年轻人的情绪需求,首月销量突破200万件。

蒙牛则选择了与热门IP联名。2025年春节前两周,蒙牛与《哪吒2》合作的纯牛奶首月销量突破20万件;今年4月,蒙牛又推出“轻彩绘量贩装”纯牛奶,主打环保理念,上线即热销6万提。这些爆款的成功,离不开拼多多的数据洞察和运营支持。伊利液奶电商营销负责人许丽表示,通过拼多多的数据,他们了解到年轻消费者在节日期间对定制款礼品的旺盛需求,从而制定了相应的策划。蒙牛新零售拼多多团队负责人李锐也透露,拼多多的精准赋能,每月能为他们节省十多万元的营销费用,这部分节省的成本被重新投入产品研发,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拼多多的赋能下,不仅老国货品牌实现了逆势上涨,国际化大品牌和新消费品牌也找到了打新方向。海昌、可啦啦、大宝、自然堂等品牌,针对新需求推出了美瞳、抗衰嫩肤乳等新品。炊具品牌苏泊尔今年7月在拼多多上新的一款炒锅,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单日销量就接近1000单;隐形眼镜品牌可啦啦在拼多多跑通新模式后,甚至能做到“10天上品测款,30天卖爆”。

工厂白牌同样渴望逃离同质化困境。在义乌卖日用百货的张小杰,深知同质化竞争的弊端。在拼多多的建议下,他推出了专利产品“有手柄的微波炉防溅盖”,成本仅约5元,但售价可达29.9元。拼多多依据“潜在爆款逻辑”,将这款新品标注为“机会产品”,并加大流量扶持。结果,这款防溅盖仅用三四天时间,日销量就达到三四千单。如今,张小杰的店铺近一半营收来自拼多多,规模达6000万元。

张小杰的成功并非个例。在义乌卖卷发棒的余永远、在浙江东阳卖梳子的金鑫东等商家,都通过与拼多多的合作,找到了创新思路,实现了价格与品质的“双优”。他们都在积极申请拼多多的黑标认证,以期获得更多平台资源和补贴,进一步打通线下渠道,实现品牌化跃迁。

拼多多的扶持计划还延伸到了农产品种植产业。2025年,“多多好特产”行动走进随州稻米、昭通土豆、昆明鲜花等地,围绕加工、产品矩阵、渠道提供技术扶持。例如,昭通黄心土豆因加工技术不足,只能低价销售初级产品。拼多多在当地建厂,引进设备,将其加工成年轻人爱吃的薯片,带动1.1万户农民增收。半年报显示,全国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时令水果增长51%,海鲜水产增长48%。

拼多多的“千亿扶持”计划,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品爆款打造行动。该计划拟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1000亿元的资金、流量等资源,帮助产业带商家进行新质供给转型。然而,这一慷慨的扶持计划背后,却是拼多多业绩的收缩。2025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7.35%;二季度,净利润再度同比下降4%,营收同比增速也放缓至7%。拼多多承认,利润减少与扶持计划的空前投入存在关系。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陈磊表示,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电商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在存量竞争时代,打造差异化的爆款新品成为品牌们的共同愿景。拼多多通过数据洞察、推广资源等方面的扶持,降低商家开发新品的难度,提高“爆款率”,帮助商家走出同质化与内卷的沼泽。从长远来看,只有供需两端都健康,平台才能行稳致远。拼多多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为了商业利益,更是为了与品牌商家实现共赢。

更多热门内容
九识智能发布L5重载无人车,ADS中心启动加速物流无人车商业化进程
九识智能L系列无人车产品的问世,也推动行业竞争和无人车的商业化和规模化进入了新的节奏。如今,九识智能全系产品的交付数量已经超过7000台,规模化和商业化进入了一个阶段,张旭琛认为,未来继续按照自动驾驶技术平台…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