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贝与罗永浩之间的争议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据《中国企业家》杂志副总编辑何一凡在社交平台透露,此次风波已对西贝的线下经营造成显著冲击,仅9月11日一天,全国门店营收就骤减超过200万元。
何一凡指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近日收到大量劝诫信息,多数建议其避免与罗永浩正面冲突。按照常规公关策略,西贝本应第一时间向罗永浩致歉,承认可能存在的服务疏漏,并借机邀请其担任菜品品鉴官,推出"用户共创套餐"以化解矛盾。但贾国龙明确表示,即便影响经营也坚持要"讨个说法",这种强硬态度引发业内热议。
争议焦点集中在预制菜认定标准上。罗永浩此前连续发布检测报告,称西贝部分菜品预制比例高达80%,其中牛肉焖饭等堂食菜品实为预制加工。对此西贝方面予以否认,不仅公开13道菜品的制作流程,还强调近期获得多项预制菜设备专利,试图证明自身工艺的独特性。双方各执一词,舆论呈现两极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胖东来等企业公开声援西贝,强调其菜品质量可靠。但罗永浩宣布将于当晚8:30开启专题直播,再度聚焦预制菜行业透明度问题,这场隔空交锋显然尚未落幕。社交平台上,#西贝罗永浩争议#等话题持续升温,公众对餐饮行业预制菜使用边界的讨论愈发深入。
随着事件发展,西贝曾解释删除相关微博系因系统保护词汇限制,而罗永浩则质疑对方"思路混乱"。这场由菜品工艺引发的争论,已演变为关于餐饮企业诚信经营与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业大讨论,其后续影响或将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