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罗永浩“仗义执言”引波澜,贾国龙折腾史下预制菜风波何解?

时间:2025-09-12 18:21:5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条关于西贝莜面村的动态引发了连锁反应。这场由普通用餐体验引发的讨论,迅速演变为餐饮行业与公众人物的公开交锋,背后折射出餐饮经营理念与消费者认知的深层碰撞。

作为西北菜系的代表品牌,西贝莜面村近年来始终处于行业风口。创始人贾国龙以"折腾"著称,其经营轨迹充满戏剧性:2013-2019年餐饮黄金期,品牌通过明厨亮灶、家庭定位等创新迅速扩张,但同期试水的多个子品牌接连折戟。2021年预制菜风口来临时,贾国龙投入重金在门店设置冷冻柜,最终因市场认知转变被迫撤柜。这种大开大合的作风,既造就了年营收超60亿的餐饮巨头,也导致累计数亿元的试错成本。

在儿童餐升级战役中,贾国龙展现出独特的动员艺术。当顾问指出其广告语"家有宝贝,就吃西贝"与产品不匹配时,他立即设立百万级奖励机制:整套儿童餐入选奖10万,单品入选奖5万。这场持续三个月的产品革新,使儿童餐占比从2.5%跃升至8%,更带动家庭客群消费增长。这种将战略意图转化为全员行动的能力,被业内视为其核心竞争力。

但贾国龙的"大手笔"也常引发争议。2022年推出的"贾国龙中国堡",在未完成单店验证的情况下54家门店齐开,最终耗资1.5亿后黯然退场。这种"先规模后验证"的扩张逻辑,与顾问建议的"0-1-3-N"模型形成鲜明对比。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成本结构:中上等牛肉的选用、年均超千万元的管理咨询投入,使品牌始终面临"性价比"质疑。在消费降级趋势下,这种坚持品质优先的策略正遭遇市场考验。

预制菜领域的认知鸿沟在此次事件中集中爆发。尽管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品牌长期使用预制工艺,但国内消费者仍将"预制"与"剩菜"划等号。这种误解背后,是餐饮工业化与消费者传统认知的冲突。科学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数百种风味物质在200-300℃高温下形成,而预制工艺确实难以还原现炒菜肴的复杂风味。但炖煮类菜品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反而能保证品质稳定。

罗永浩的介入使事件升级。其关于预制菜的激烈言论引发行业热议,但专业人士指出,将特定工艺与食品安全混为一谈存在认知偏差。这种"流量即真理"的言论模式,暴露出自媒体时代公众人物的责任缺失。正如餐饮顾问所指,把个人认知局限包装成行业判断,可能对产业生态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在这场风波中,西贝的应对策略颇具启示。从撤除冷冻柜到升级儿童餐,从试水新业态到调整价格策略,品牌始终在商业逻辑与市场认知间寻找平衡点。贾国龙"把产品做绝"的宣言,既展现企业家的执着,也暗示着餐饮行业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永恒博弈。这场由一顿工作餐引发的讨论,最终成为观察中国餐饮业转型的生动样本。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