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人形机器人“入列”大交通领域,多伦科技携手众擎共启智能应用新篇

时间:2025-09-13 10:40:19来源:南京日报编辑:快讯团队

当1.85米高的机器人稳稳抬起装载着自行车的托盘时,现场工程师的掌声打破了研发车间的寂静。这个场景发生在江宁高新区多伦科技机器人协同创新研究院内,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式叩开交通管理领域的大门。宁企多伦科技与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的战略合作,正在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变为现实。

作为国内交通智能化领域的标杆企业,多伦科技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构建起覆盖智慧车管、驾培、交通、车检及新能源的五大业务体系。在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智能交通信号灯,以及集风光储充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充电站,均出自这家企业之手。董事长章安强透露,公司正通过"AI+机器人+大交通"战略,重塑交通管理生态链。

这场产业变革的催化剂,来自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研发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今年初,该公司产品与美国网红"甲亢哥"共舞"斧头舞"的视频席卷全球社交平台,流畅的动作和智能交互能力引发行业震动。这家被业界誉为"人形机器人领头羊"的企业,其技术优势正通过资本纽带与多伦科技深度绑定——后者通过专项基金参与Pre-A++轮融资后,已间接持有1.57%股权。

在多伦科技的研发实验室里,不同型号的机器人正在接受场景化训练。身高1.35米的查验机器人通过优化动作库,已能精准完成酒精检测流程;而大型搬运机器人则展现出惊人的负载能力,可轻松处置道路障碍物。"这些机器人就像智能手机,通过加载不同应用就能适应多样场景。"众擎科技市场总经理姚淇元形象地比喻道。据透露,双方合作的查验机器人原型机已完成测试,计划于2025年底正式商用。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未来三年多伦科技将采购不少于2000台人形机器人。这些设备将优先部署在车管服务、交通疏导等核心场景,逐步替代人工完成危险系数高、重复性强的作业。例如在酒驾查处环节,机器人可24小时值守检测点,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同步完成身份核验与数据上传。

研发团队正在攻克的技术难点,集中在环境适应性优化上。实验室数据显示,经过特殊改装的机器人已能在-20℃至50℃的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防水等级达到IP65标准。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合作,多伦科技正推动机动车查验流程向全自动化转型,这项技术将率先应用于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及年检等场景。

行业分析师指出,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关键节点。多伦科技已规划与头部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突破机器人关节驱动、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在交通管理领域,机器人集群的协同作业能力正在重塑行业规则——从定点执勤到动态巡逻,从数据采集到应急处置,智能设备正在构建起立体化的交通治理网络。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