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新材料与具身智能硬科技创新论坛”在深举办 共探跨领域融合新路径​

时间:2025-09-13 10:42:29来源:深圳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内,一场聚焦新材料与具身智能领域融合发展的创新论坛近日圆满落幕。这场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发起、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主办的活动,在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吸引了近200位行业代表参与,涵盖华为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知名机构。

论坛以"破界·聚势·共生"为核心议题,通过主题演讲、成果展示与深度对话三大板块,系统梳理了跨领域技术融合的实践路径。华为云深圳解决方案高级专家翁一啸在演讲中指出,大模型技术与具身智能的结合正在重塑智能体与物理环境的交互方式,为AGI时代的技术演进提供了新范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喻学锋团队,现场展示了智能材料创制的突破性进展。其研发的响应式材料体系已实现与机器人感知系统的深度适配,在触觉反馈、环境自适应等场景展现出显著优势。中国稀土集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则通过实验数据揭示,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可使机器人关节电机效率提升30%以上。

在材料应用层面,南京聚隆科技股份公司代表分享了特种工程塑料在机器人结构件中的创新实践。其研发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仅将部件重量降低45%,更通过仿生结构设计使抗冲击性能提升2倍,相关工艺已应用于多家头部企业的产品迭代。

活动现场正式发布的"深圳市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智慧枢纽平台"成为焦点。该平台整合专利导航、运营服务、法律保护三大功能模块,形成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其中专利导航平台可提供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已促成23项专利技术转化,保护工作站则建立快速维权通道,将侵权处理周期缩短至15个工作日。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产业推介环节引发与会者关注。该区域凭借土地储备、税收优惠及完善的产业配套,已吸引包括新能源材料、智能装备在内的12个重点项目落地,形成"研发在深圳、生产在深汕"的协同发展模式。

在跨界对话环节,30余位企业代表、投资人及技术专家围绕"技术壁垒突破""产学研协同机制"等议题展开探讨。某机器人企业CTO提出,通过建立行业级测试平台可降低60%的研发成本,该建议获得与会者广泛认同。多家投资机构表示,将重点关注具备材料-算法-制造一体化能力的创新团队。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