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英伟达20年股权投资布局AI生态,20只独角兽崛起,34亿美金铸就AI产业帝国雏形

时间:2025-09-13 12:15:21来源:创业邦编辑:快讯团队

在AI技术狂飙突进的当下,英伟达凭借GPU算力霸主地位,正通过战略投资编织一张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网络。这家以图形芯片起家的科技巨头,自2000年起便开启资本布局,从早期并购3Dfx Interactive等竞争对手,到如今以风险投资模式深度参与AI革命,其投资版图已延伸至200余个项目,孵化出20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投资节奏的质变发生在2023年。当通用GPU成为AI训练的"水电煤",英伟达年投资量从2022年的20起跃升至50起,并在2024年维持同等强度。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黄仁勋构建AI基础设施帝国的野心——通过资本纽带将算力供应、模型开发、应用落地形成闭环。数据显示,其投资组合覆盖从种子轮到并购的全周期,其中78%的项目聚焦AI算力、大模型及垂直应用领域。

驱动这场资本盛宴的核心引擎,是Vishal Bhagwati执掌的企业发展部。这位兼具MIT计算机硕士与沃顿商学院MBA背景的投资掌门人,曾主导惠普280亿美元并购交易。自2020年加盟英伟达后,他开创了"技术绑定式"投资模式:被投企业必须深度使用英伟达产品。这种策略在Reka AI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该大模型公司通过优化GPU推理效率,在获得1.1亿美元融资后估值突破10亿美元。

与战略投资部门形成互补的,是Siddeek领导的NVenture基金。这位曾在软银愿景基金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历练的投资老将,更看重财务回报。其主导的Field AI项目,通过开发具身智能新架构,在获得英伟达注资后估值飙升;医疗AI公司Abridge则凭借53亿美元估值,成为NVenture旗下最值钱的项目之一。这种"战略+财务"的双轨制,使英伟达既能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又能分享市场红利。

在算力层,英伟达的投资触角已延伸至量子计算领域。与PsiQuantum的合作,旨在将量子硬件与AI芯片深度整合,开发可在GPU上运行的量子算法。能源领域,对Commonwealth Fusion等公司的布局,则试图解决AI数据中心的高耗能痛点。这种从硬件到能源的全栈覆盖,印证了黄仁勋在GTC大会上提出的"AI工厂"构想——一个集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推理部署于一体的工业级AI生产体系。

数据显示,英伟达长期股权投资价值从2024财年的13亿美元暴增至2025财年的34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40家独角兽企业构成的生态矩阵:从提供企业级AI搜索的You.com,到研发人形机器人的Figure AI;从存储解决方案商Weka.io,到AI制药公司Recursion。每个节点都在强化英伟达的产业话语权——当Figure 02机器人采用英伟达GPU作为核心处理器时,当Inflection AI的2.2万张H100卡组成超级智算集群时,技术绑定已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生态壁垒。

面对垄断质疑,英伟达的回应藏在其投资逻辑中。正如Bhagwati所言:"我们不会投资不使用我们技术的公司。"这种选择性的资本注入,既规避了反垄断风险,又通过技术依赖构建了竞争护城河。当硅谷巨头们还在争论AGI实现时间表时,英伟达已用200余笔投资,在算力、数据、模型三大要素上筑起高墙,等待AI革命浪潮的持续冲刷。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