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昊芯英CTO郑瀚寻:国产AI芯片探索个性化发展,生态互联与软件建设并进

时间:2025-09-25 07:02:28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GPU主导的市场格局正迎来多元化变革。非GPU路线的AI专用芯片凭借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美股市场,国内市场同样呈现出ASIC定制芯片快速发展的态势。

博通公司近期百亿美元订单的爆发式增长,折射出云服务厂商对替代英伟达GPU生态的技术需求。以谷歌TPU、Groq LPU为代表的专用芯片,正在构建新的技术路径。这种转变背后,是产业界对更高费效比的持续追求。中昊芯英联合创始人郑瀚寻指出,随着专用芯片制造成本下降,自研架构的个性化AI解决方案正获得更多企业青睐。

定制化ASIC芯片的崛起并非偶然。当传统渐进式技术迭代难以追赶英伟达时,行业开始探索"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英伟达的成功源于其深厚的工程化积累,这为后来者设置了难以复制的门槛。相比之下,专用芯片在特定场景下的效率优势日益凸显,成为打破GPU垄断的关键突破口。

TPU芯片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种判断。自英伟达在Tesla V100中引入Tensor Core以来,张量计算单元的迭代始终是重点。郑瀚寻分析称,在大模型时代,张量运算的规模效应显著:数据传输量每增加N倍,计算量可实现N²级增长。这种特性使得TPU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展现出类似"3D打印"的一体化计算优势,远超传统CPU和GPU的运算模式。

面对大模型发展带来的算力集群挑战,芯片互联能力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中昊芯英已实现千卡集群内1024片芯片的光模块高速互联,并探索OCS全光互联等新技术。这种技术路线与英伟达的InfiniBand形成差异化竞争,后者虽被视为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首选方案,但其封闭性促使更多厂商转向以太网生态。

以太网技术的进化正在改变行业格局。头部企业组建的以太网联盟推动了物理介质和带宽能力的显著提升,特斯拉基于以太网开发的TTPoE协议已实现低延迟传输。郑瀚寻透露,中昊芯英的互联延迟指标已优于特斯拉公开数据,显示出国产芯片在技术追赶中的突破。

软件生态建设成为国产芯片的另一道门槛。面对英伟达闭源的CUDA生态,国内厂商需自主构建工具链和软件栈。郑瀚寻比喻称,这类似于早期安卓系统的发展过程,国产芯片需要通过持续优化实现跨平台兼容。当前Transformer架构的主导地位虽未动摇,但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正在推动底层技术的持续创新。

尽管大模型技术持续迭代,但其核心架构仍源于2017年提出的Transformer范式。郑瀚寻强调,当前主流语言模型的基础逻辑框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后续优化多集中在细微环节。这种技术稳定性为专用芯片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优化方向,也预示着AI算力领域的竞争将进入更深层次的技术比拼阶段。

更多热门内容
华为系老将万飚跨界新能源,出任远景动力全球CEO,开启清洁能源新征程
2020年荣耀从华为独立之际,万飚临危受命担任首任董事长,在供应链中断、渠道崩塌的困境中,快速推动与高通等厂商重启合作,重建海外销售网络,助力荣耀迅速回归市场主流。12月,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副总裁…

2025-09-25

华为智驾技术全价格带渗透,多车企合作,新能源市场格局重塑
全新 M7 售价 20 多万,不到 30 万的定价精准切入中端市场,却搭载了原本多见于高端车型的智驾配置,23 万台的小定量正是市场对这种“性价比” 的直接回应。华为用订单数据与生态布局证明,当初 “与厂商…

2025-09-25

中科大团队创新研发光热释电收集器,赋能微型电子与电动汽车新发展
而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显著的光电容现象是由于什么机理产生的、如何测量光照下的能量释放、如何准确测量材料在光照下的温度等,很多时候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些问题的解决经常经历反复尝试和实验…

2025-09-25

国产固态电池突破在即:充电十分钟续航两千公里,日本技术神话或成过往
国内首条20Ah车载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正式投产,实现充电6-10分钟续航2000公里的革命性突破。随着国产固态电池年底进入量产阶段,消费者将迎来"充电10分钟、续航2000公里"的纯电车时代。这场固态电池的硬…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