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云栖大会:高德以空间智能破局文博痛点,AI技术助力文化体验“活”起来

时间:2025-09-30 10:34:13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云栖大会上,高德展区因一项创新技术成为焦点:一位参观者佩戴VR设备后,仿佛穿越至故宫未开放的造办处遗址,细致观察清代内务府的文物陈列。这一场景,正是高德以AI技术赋能文博数字化的生动实践,展现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高德商业业务负责人韩鹏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正以“空间智能”为核心,构建文博数字化领域的全新生态。他指出,高德地图虽以出行工具闻名,但其本质是“真实世界的数字化还原者”。随着AI技术发展,高德正从二维地图向三维立体空间升级,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数字空间。

为支撑这一转型,高德云图团队推出了三大核心技术:云境(图生三维)、云睿(预测分析)和云迹(轨迹安全)。其中,“云境”三维重建技术尤为关键,它能快速完成文物单体及大型场景的三维建模,成为高德切入文博赛道的“技术利器”。

韩鹏坦言,文博行业长期面临三大挑战:物理空间限制、数字化成本高昂、运营压力巨大。高德的空间智能技术,正是为解决这些痛点而生。以文物数字化建模为例,传统手工方式耗时费力,而“云境”模型可将单体文物采集时间缩短至1-2天,并通过“单体化”技术实现展品的快速更新,大幅降低数字化门槛。

不仅如此,高德还通过“云睿”时空大模型预测客流、优化人流疏导,帮助博物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提升游客体验。韩鹏强调,高德的目标不仅是服务大型博物馆,更要让中小博物馆也能低成本实现数字化。为此,公司正将头部项目经验转化为轻量级管理平台,满足中小型博物馆的需求。

高德的野心不止于复制线下博物馆。韩鹏透露,未来希望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文化主题的“跨馆串联”。例如,用户可在高德地图上追溯苏东坡的足迹,联动多家博物馆的藏品和文献,形成完整的文化叙事线。他以青州佛像的“东方微笑”为例,认为通过三维建模精准还原,可让东方文化走向世界,助力文化自信的输出。

与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相比,高德的优势在于深耕中国本土文化生态,并拥有10亿用户流量的支撑。韩鹏指出,高德的差异化在于“技术纯粹性”和“平台中立性”——公司专注技术输出,不涉足内容生产,这种定位更易获得博物馆的信任。

在生态合作方面,高德延续“老师傅+新技能”模式,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及文博专家共建内容生态。例如,湖南博物馆线上展厅既包含权威内容,也开放用户创作入口,形成“严肃+趣味”的双重体验。

据了解,高德已同步筹备申请“十五五”课题,计划将文博数字化能力进一步普惠化。韩鹏透露,下一步将推动成果标准化,让中小博物馆低成本接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在云栖大会展区,观众通过VR设备“走进”考古遗址的瞬间,或许已预示着文博体验的新形态——高德正用时空大模型打破文化时空壁垒,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流”起来。

更多热门内容
科技赋能秋收:河北板栗“智”长、黑龙江蔓越莓“速”收、新疆棉花“巧”脱叶
在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的板栗科技示范基地里,一颗颗果实饱满的板栗挂满了枝头。 据了解,棉花在成熟采收之前,需要提前一个月向棉株喷洒脱叶剂,加快叶片脱落,避免叶片过于稠密影响棉桃采光生长,也能防止棉花采收过程中…

2025-09-30

张宏院士深圳讲堂:以AI赋能机器人 开启开放世界“生活”新篇
近日,第五十四期院士讲堂在深圳开讲,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张宏院士带来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导航与操作任务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高…

2025-09-30

青春筑梦智慧城:以专业之力绘就高效便捷现代生活新画卷
智慧城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让交通、医疗、教育、政务、能源等系统更加智能、高效和人性化。智能红绿灯能缓解拥堵,手机APP可一键办理政务,智慧社区提升居住安全与便利。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