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里科技近期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公开表示,自己一直在寻找具备卓越能力的合作伙伴,而与印奇的相遇让他感到“相见恨晚”。去年七月,吉利将所持19.91%的力帆科技股份转让给印奇旗下企业,为后者入主并推动公司更名为千里科技铺平了道路。今年八月,极氪与吉利研究院近千名技术人员转入千里科技体系,以第三方供应商身份继续参与吉利智能驾驶业务。
目前千里科技的业务布局涵盖三个核心领域:L2+至L4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系统以及Robotaxi运营。印奇强调,公司目标并非仅成为传统车企的智驾外包商,而是要构建以AI为核心的完整生态体系。他提出的发展蓝图不仅包含对标华为引望的智驾平台,更计划打造自主AI操作系统与新型终端设备,将智能汽车定位为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
针对技术路线选择,印奇明确表示以大模型驱动、纯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技术框架是智能驾驶的终极方向。他指出当前行业主流方案“含模量”普遍不足50%,而国际领先水平已达80%-90%,千里科技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将自身模型占比提升至该区间。对于传感器配置,他认为未来智驾系统将采用复合传感器方案,在保证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合理运用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设备。
在业务整合方面,千里智驾董事长王军透露,团队融合的核心在于统一技术版本与目标。目前近2000人的研发队伍正同步推进L3级智驾系统年底落地与L4级Robotaxi方案明年下半年发布。针对商业化进程,印奇表示从2026年开始将形成规模化AI解决方案收入,Robotaxi业务与智能座舱产品也将分别在18个月内和明年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对于行业格局,印奇认为经过十年发展,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将呈现头部集中态势。他指出当前存在大量重复研发现象,未来市场可能仅需几家核心供应商。在谈及与吉利的合作模式时,他强调数据共享形成的深度绑定关系具有独特价值,这种终端厂商与AI团队的融合模式虽具可复制性,但产业窗口期已逐渐收窄。
面对国际化发展,王军表示数据合规问题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是千里科技相较于其他供应商的核心优势。公司已将全球化战略定为首要目标,计划在全球智能驾驶市场占据三分之一份额。针对技术代际差异,印奇承认当前车载模型参数量远落后于通用大模型,但随着车端算力提升与多模态模型应用,端侧AI将迎来显著发展。
在芯片策略上,千里科技采取开放态度,将优先选择具有成本优势与竞争力的方案。印奇分析指出,AI芯片设计复杂度低于传统CPU,但需要达到年出货亿级规模才能支撑持续迭代。对于技术路线分歧,他认为行业应更关注实际驾驶体验,避免过度纠结于VLA、世界模型等尚未成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