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现有AI模型难成“诺奖级”突破,更适合当科研助手

时间:2025-10-02 15:48:58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近日,美国知名财经媒体CNBC报道了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托马斯・沃尔夫对当前人工智能模型发展的看法。这位AI领域专家直言,以OpenAI为代表的实验室推出的AI模型,短期内难以实现类似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科学突破。

沃尔夫将真正的科学突破定义为具有颠覆性的原创发现。他指出,当前主流聊天机器人存在两个核心缺陷:一方面,这些系统倾向于迎合用户观点,例如在回答问题时过度使用"这个问题很有深度"等客套话;另一方面,其底层架构本质上是基于统计规律的"下一个词预测"机制,这与科学探索的本质存在根本差异。

"杰出科学家的思维模式恰恰相反,"沃尔夫解释道,"他们习惯于质疑现有结论,主动寻找那些概率极低却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不是重复已知的高概率结果。"这种认知差异导致现有AI系统更适合作为科研辅助工具,而非独立发现者。

沃尔夫对AI科研应用的思考源于对行业动态的持续观察。他特别提到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提出的观点:AI驱动的生物医学研究可能将百年科研进程压缩至十年内完成。但经过深入分析后,沃尔夫认为当前技术架构尚无法支撑这种质的飞跃。

尽管对突破性进展持谨慎态度,沃尔夫也承认AI正在改变科研范式。以谷歌DeepMind开发的AlphaFold为例,该系统通过精准预测蛋白质结构,已经为药物研发领域带来实质性帮助。这种"科研助手"的定位,在他看来才是AI技术当前最合理的应用方向。

这位AI先驱的判断基于对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他强调,真正的科学发现需要突破概率框架的束缚,而现有模型无论在训练数据还是算法设计上,都尚未具备这种突破性能力。这种局限性决定了AI在科研领域的角色,短期内仍将局限于辅助性工具。

更多热门内容
北京数字人才大会聚焦AI产业升级,中国信通院指明“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李荪进一步阐释,从智慧医疗的影像诊断到智能制造的无人车间,从低空经济的航线规划到数字安全的威胁预警,中国在千行百业的AI落地实践已形成规模效应。这一需求在大会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得到呼应:清华大学首席数字官CDO…

2025-10-02

苹果暂停轻版Vision Pro开发,转战智能眼镜领域2027年对标Meta雷朋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2日消息,据外媒the verge报道称,苹果已正式暂停更轻版 VisionPro头显的开发,将核心硬件工程师调往智能眼镜项目,全力追赶 Meta在可穿戴影像与语音 AI 领域的…

2025-10-02

智能体时代新机遇:广州批发商如何为企业拿到智能体生态“入场券”
广州是商贸、制造业、民生服务的“场景高地”(比如社区生鲜、跨境电商、工业机器人),批发商更懂“智能体需要解决什么具体任务”——比如帮社区生鲜店做GEO优化时,他们会直接对标“智能体可能调用的‘选址’‘供应链’…

202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