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聚焦前沿领域:6家同时布局可控核聚变与人形机器人的标杆企业解析

时间:2025-10-13 12:39:23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在能源革命与智能制造的双重浪潮下,可控核聚变与人形机器人两大前沿领域正加速融合。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聚变能源将占据全球能源供应的15%-20%,带动数十万亿级产业链发展;而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2030年突破千亿美元规模,成为工业制造、医疗护理等领域的核心生产力工具。这种技术协同效应催生了新的产业机遇——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完成核聚变装置的高危操作,聚变能源则为机器人提供持久动力,形成双向赋能的产业闭环。

远东股份凭借在核级线缆与机器人线缆的双重突破成为行业标杆。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公司深度参与ITER项目,为托卡马克主机供应极向场变流器线缆,通过60年耐辐照测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人形机器人领域,其研发的高强度柔性线缆覆盖手指关节至本体全链路连接,抗弯折次数超百万次,已应用于优必选Walker S系列。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线缆订单同比增长210%,ITER项目线缆供应占比达35%,成为全球核聚变线缆核心供应商。

金田股份通过稀土永磁材料与电磁线产品的双重布局实现技术突围。在核电领域,其电磁线产品应用于秦山、华龙一号等核电站,部分产品参与核聚变研发项目;机器人领域,稀土永磁材料批量供应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磁材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92%,机器人材料业务占比提升至18%,主导制定近60项国家/行业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上海电气以智能制造场景与机器人共性技术输出形成差异化优势。可控核聚变领域,公司具备托卡马克装置核心部件研发能力,参与国内聚变堆设计;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首款自研机器人“溯元”,身高167cm,52个关节自由度,端侧算力275TOPS,支持大语言模型部署。公司开放30余个智能制造场景供机器人训练,打造原子技能库与垂直领域大模型,2025年机器人业务订单突破5亿元,工业场景落地速度领先行业。

华菱线缆在核电特种线缆与机器人线缆领域实现快速迭代。可控核聚变领域,公司中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350万元核堆特种线缆项目,耐高温、抗辐射性能达国际标准;机器人领域,超柔性线缆通过百万次耐久测试,进入头部企业供应链。2025年核电与机器人线缆订单合计占比达40%,与中核、国电投等建立长期合作,客户覆盖率超80%,成为特种线缆领域增长最快企业。

东方精工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协作”模式构建双线协同生态。可控核聚变领域,公司增持贵州航天新力股权至19.89%,布局关键结构材料与核电装备,参与聚变堆第一壁研发;机器人领域,与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生产制造、技能训练、市场销售全链条。2025年硬科技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50%,战略投资回报率超30%,有效降低技术转化风险。

鑫宏业以核级电缆自主化与机器人线缆创新突破市场。可控核聚变领域,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光完成ITER项目PIC电缆交付,耐辐照寿命超60年,打破国外垄断;机器人领域,超柔性线缆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供应链,支持关节驱动系统高精度需求。2025年新能源与人形机器人双赛道营收占比达65%,持有国家核安全局双许可证,深耕核电领域25年,成为特种线缆领域“隐形冠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