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及行业机构发布的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总产量为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仅为2013年高峰期的70%。青岛啤酒、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等头部企业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行业整体呈现疲软态势。
餐饮场景中啤酒消费的萎缩是行业下滑的直接原因。过去饭桌上成箱搬运啤酒的场景已难再现,如今即便商家推出“喝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也难以吸引顾客。在此背景下,跨界竞争者入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压力。蜜雪冰城近日宣布以约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进军精酿啤酒领域,引发行业关注。
精酿啤酒成为当前啤酒市场少有的增长亮点。中金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41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300亿元。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同期精酿啤酒渗透率将从目前的6.3%提升至更高水平。但高价格仍是制约其大众化的主要障碍——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精酿啤酒价格是工业啤酒数倍的现实。
价格优势或成为蜜雪冰城破局的关键。该品牌在茶饮市场通过极致性价比占据领先地位,其成功源于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料种植到物流配送的全环节自主控制,有效降低了成本。这种模式在精酿啤酒领域同样具有复制潜力——胖东来等商超通过自营品牌实现“高品质、低价格”的案例,已验证供应链优化对提升产品性价比的作用。
被收购的福鹿家品牌定位“高质平价”,产品价格区间为每杯5.9元至14.9元(500ml装),人均消费17.96元,显著低于行业头部品牌。依托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体系,福鹿家有望进一步压缩成本。若能结合品牌影响力掀起价格战,或将加速精酿啤酒向大众市场的渗透。
福鹿家的扩张路径与蜜雪冰城高度相似:通过加盟模式实现快速规模化,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逐步覆盖全国市场。2024年10月其门店数量仅250余家,到2025年6月已突破1000家。蜜雪冰城提供的加盟资源和管理经验,或将推动福鹿家进入更高速度的增长期。
但精酿啤酒能否复制新茶饮的成功仍存疑问。与奶茶不同,啤酒消费具有较强的场景依赖性——超80%的消费发生在餐饮场景中。福鹿家选址要求周边餐饮占比超50%,正是为了借助餐饮流量带动销售。然而近年餐饮行业整体低迷,直接影响了啤酒消费,包括精酿品类。
消费者调研显示,啤酒饮用频率存在代际差异:80后中每日饮用的比例较高,而90后、95后更多选择每周两至三次。精酿啤酒强调的“微醺”体验,使其消费频次低于传统工业啤酒的“豪饮”场景。这些特性决定了精酿啤酒难以成为像奶茶那样的“日常刚需”产品。
传统啤酒巨头的布局构成更大挑战。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企业近年加速精酿产品线扩张,凭借成熟的渠道网络和品牌认知度占据优势。例如金星啤酒的中式精酿产销量已达1亿罐(1升装),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相比之下,蜜雪冰城的优势在于年轻消费群体,但若要开拓更大市场,必须说服更多消费者放弃价格更低的工业啤酒。
目前精酿产品在口味、包装等方面尚未形成对工业啤酒的颠覆性创新,这限制了其替代潜力。新茶饮之所以能快速普及,正是因为在产品形态、消费体验上实现了全面升级。精酿啤酒若想突破小众市场,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消费场景拓展上做出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