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钱难愈童年伤:从旧模式中觉醒,为自己打造心灵自由之境

时间:2025-10-23 01:46:43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双十一购物节的热潮再度来袭,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挑选商品、计算折扣的喜悦中时,却有一些人面对购物车,内心波澜不惊,甚至感到迷茫。这种看似“反常”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段段与金钱、成长紧密相连的故事。

小L便是其中之一。当被问及双十一的购物计划时,她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没什么想买的。”这样的回答,让旁人感到意外。更让人惊讶的是,她透露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为自己添置过新物品了。这背后的原因,竟与她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

小L回忆起,从小与父母同住的日子里,她的个人空间几乎没有隐私可言。父母常常未经允许翻看她的日记、课本,甚至杂物。面对这样的“侵犯”,年幼的她只能默默忍受,偶尔关上房门以示抗议。然而,这在她父母眼中,却成了青春期的叛逆表现。工作后,小L多次明确表示希望父母不要随意进入她的房间,但父母仍以“为她好”为由,继续干涉她的生活。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有一次她精心拼好的乐高花束,竟被母亲以“寓意不好”为由直接扔掉。从那以后,小L对购物失去了兴趣,因为她觉得,即使买了,也守不住,没有意义。

与小L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名叫弗兰克的大学生。他通过打工和比赛奖金,一年能赚取高达20万美元的收入,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然而,弗兰克却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派对、请客、送礼……他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几乎没有积蓄。原来,弗兰克从小家境贫寒,母亲去世后,他靠每月800美元的保险金生活,却从未有人教过他如何存钱。对他来说,花钱成了平复伤痛、补偿童年匮乏的方式。每当感到抑郁或焦虑时,他就用消费来排遣情绪。这种对“穷”的熟悉感,让他对“富有”感到陌生和不安。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让笔者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从小穿着表姐的旧衣服长大,虽然明白这是省钱的做法,但久而久之,却形成了一种“我不配拥有新的、好的东西”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仅影响了笔者的消费观念,更在无形中影响了生活中的许多选择。遇到好的机会时,不敢争取;看好某个投资时,又害怕失败而不敢出手。事后回想起来,总是懊恼不已。

深入探究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会发现它们都与童年时期的安全感、尊重感缺失有关。小L用“不买”来保护自己,避免再次失去的痛苦;弗兰克用“乱花”来安抚自己,试图填补童年的匮乏;而笔者则用“退让”来降低风险,避免面对失败的可能。表面上看,我们是在与金钱打交道,但实际上,我们都在用金钱(或不用金钱)来应对童年时期那些关于“拥有权、被尊重”的创伤。

伍尔夫曾说过:“一间自己的房间”,这不仅仅是指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象征——一个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心理空间。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心理空间却因为童年的创伤而变得难以触及。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中提到一个概念:强迫性重复。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地重复熟悉的模式,以为这样能修复过去的伤口。然而,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旧伤口被重新打开,我们只会变得更加缺乏信心,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小L每次不买东西时,都在强化“我守不住好东西”的信念;弗兰克每次花光钱时,都在证明“我就是个穷人”的宿命;笔者每次退让时,都在告诉自己“我不配更好的”。

那么,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书中的心理咨询师洛莉总结了改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认识:看见自己的重复行为。问问自己,是不是总在做某种重复的选择?小L一想买东西时,就会想起“反正会被扔掉”;弗兰克一有钱时,就非得花掉才舒服;笔者一遇到机会时,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看见这个模式,是改变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接纳:不急着改变,先和解。我们不用着急改变现状,而是先看看不改变带来了什么好处,改变又会带来什么风险。小L不买东西时,虽然少了很多快乐,但也避免了再次失去的痛苦;弗兰克花光钱时,虽然缺点是没有积蓄,但他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安全的贫穷状态;笔者不敢争取时,虽然错过了机会,但至少不用承担失败的风险。接纳现状,是为了完成自我和解。

第三步是重建:小步尝试,建立新体验。当我们和自己和解后,就可以慢慢尝试做出不同的选择。小L可以试着买一个小东西,放在那个上锁的抽屉里,告诉自己“这个,我可以守住”;弗兰克可以试着把钱留下来一个月,看看“有钱”的感觉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笔者可以试着在一个小机会上坚持自己的判断,哪怕只是一次。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但改变往往是循序渐进的酝酿,又出乎意料的发生。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但他也说过:“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能觉醒。”改变金钱观,不是为了变得更会赚钱或省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自在。当你真正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你会发现,金钱终于回到了它该有的位置——它是工具,不是枷锁;是选择,不是命运。而你,也终于可以自由地决定,要不要在双十一买点什么了。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