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正加速走进高校课堂,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近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汽车陆续驶入国内多所顶尖高校,为科研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注入新动能。其中,复旦大学与同济大学成为重点合作对象,双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实践引发关注。
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期间,一场聚焦车辆工程创新的产研论坛成为焦点。论坛上,百度Apollo向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捐赠10辆L4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辆,这些车辆将直接服务于第三届OnSite自动驾驶算法挑战赛。作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权威赛事,该挑战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指导,同济大学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今年已是第三届举办。
复旦大学同样迎来重要时刻。恰逢建校120周年与计算机系建系50周年之际,百度Apollo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捐赠L4级自动驾驶车辆,并配套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套件。学院可基于Apollo开放平台自主搭建教学系统,为师生开展前沿研究提供实践载体。这一合作模式被视为推动高校自动驾驶教育从理论向实践跨越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百度Apollo的捐赠版图已覆盖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除复旦、同济外,武汉大学、湘江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均已引入其自动驾驶车辆。这些车辆不仅用于教学研究,更成为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助力技术成果快速转化。
业内人士指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正重塑自动驾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入量产级硬件平台与开放技术生态,学生得以在真实场景中验证算法,企业也能从校园创新中获取技术灵感。这种双向赋能的机制,或将成为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突破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