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逐梦蓝天“航空工匠”郑建文:从传统装配工到智能产线“总设计师”的跨越

时间:2025-10-25 00:25:20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气源产线上,一位被同事们称为“航空工匠”的班组长郑建文,正带领团队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中国航空制造的自动化新篇章。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他十二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从传统装配工成长为智能产线的“总设计师”,用创新实践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担当。

走进郑建文负责的柔性产线,协作机器人正精准完成模拟装配动作。这位班组长指着设备介绍:“过去全靠手工操作,质量稳定性全凭经验,现在通过自动化改造,我们让设备‘学会’了航空零部件的‘个性’。”面对形状各异的航空零件,郑建文团队创造性地提出“设备驯化”理念——通过编写定制化程序,让自动化设备适应不同产品的特殊需求,就像师傅带徒弟般将操作技能转化为数字语言。

研发之路充满挑战。当市场上找不到适配设备时,郑建文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手绘设计图、采购零部件、组装调试,历经两年攻关建成新航集团首条自动化产线。这条凝聚着匠心的产线不仅实现了膜片加工、涂胶、铆接等工序的自动化,更在运行中持续优化,累计解决176项技术难题,将产品类型适配范围从5种扩展至30种。

“让一线工人看得懂、用得顺”是郑建文坚持的原则。他将厚达百页的作业指导书浓缩成一张直观图解,把复杂工艺转化为标准化操作流程。这种“化繁为简”的智慧带来显著成效:产线投入使用后,操作人员减少三分之一,单件产品工时下降40%,全年实现零质量事故,月产值稳定突破3000万元。

在同事眼中,郑建文是个“问题终结者”。十二年间,他攻克三十余项航空制造技术难题,从手工装配到智能产线的转型跨越,见证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升级之路。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这位“航空工匠”说:“每个零件都有它的‘脾气’,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与它对话的方式。”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