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马斯克点赞中国朱雀三号:潜力可期,或五年追赶并开启可回收火箭新篇章

时间:2025-10-25 23:22:47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中国民营航天领域近日迎来重要进展,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回收运载火箭完成关键试验,标志着该型火箭正式进入首飞倒计时阶段。这款采用不锈钢箭体与液氧甲烷推进系统的火箭,有望成为我国首款实现一级回收的运载工具。

据技术团队披露,朱雀三号已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验证了火箭各系统协同工作的可靠性。该火箭采用直径4.5米的流线型箭体,总长66.1米,起飞质量达570吨。其核心动力系统由9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组成,起飞推力超过750吨,具备垂直起降回收能力。

与传统火箭使用的铝锂合金或复合材料不同,朱雀三号创新性地采用不锈钢作为主结构材料。这种选择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技术负责人解释称,不锈钢材料在可重复使用场景下具有更好的抗疲劳特性,配合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清洁燃烧特性,可使火箭经历多次发射后仍保持性能稳定。

液氧甲烷推进方案是该火箭的另一大技术亮点。相较于液氧煤油发动机容易产生的积碳问题,甲烷燃料燃烧更充分,发动机管路清洁度大幅提升。这种推进剂组合不仅推力指标优于液氢液氧方案,且储存条件更为宽松,整体经济性显著提升。专家指出,这种技术路线特别适合需要高频次发射的商业航天市场。

在成本控制方面,研发团队设定了极具竞争力的目标。通过大规模生产优化和回收复用技术,朱雀三号的单位载荷发射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2万元人民币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指标与SpaceX猎鹰9号当前约3000美元/公斤的成本相当,但考虑到汇率因素,实际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国际航天界对这款新型火箭保持高度关注。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评价称,中国航天在可回收技术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若保持当前研发节奏,五年内将在部分技术指标上实现追赶。不过他也强调,星舰系统作为下一代重型运载工具,其技术复杂度与运载能力仍占据领先地位。

根据既定计划,朱雀三号将于11月实施首次入轨发射任务,届时将同步开展一子级垂直回收试验。如果首次飞行取得成功,我国将正式跻身具备可回收运载火箭技术的国家行列,为后续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注入新的竞争力。

更多热门内容
科技赋能生活:西安无人机高效清洁幕墙 扬州“机器狗+无人机”助力船舶查验
央视网消息:科技改变生活。工作人员介绍,用无人机清洗,半个小时就可以清洗干净,但是人工清洗可能需要花费一天,效率能提高五到二十倍。 而在江苏扬州,边检站联合海关,首次集中使用“机器狗+无人机”,对丹麦籍化工品…

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