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迎来智能化革新。一款名为“食安AI博士”的智能系统正式接入市场监管综合指挥平台,成为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自主研发的科技利器。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食品安全垂直领域大模型,为展会期间的全流程监管提供智能化支撑。
这款智能体突破传统监管模式,实现跨平台协同作业。系统同时支持手机、电脑和机器人终端运行,整合专业文献、历史案例和实时数据等资源,形成风险预判、评估和处置的完整闭环。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介绍,该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动识别潜在风险点并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使监管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
在具体应用层面,系统开发出五大核心功能模块。其中“方案智能制定”模块针对展会供餐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通过分析企业历史保障数据和监管人员能力信息,自动生成最优监管方案。某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需要数周完成的保障方案,现在通过系统输入基础参数即可快速生成,效率提升超过三成。
风险评估模块构建了七维分析体系,涵盖企业资质、管理体系、历史记录等关键指标。系统通过对比企业历史数据和现场检查情况,生成包含七大类风险的评估报告,实现从“事后追责”到“事前预警”的转变。监管人员演示显示,系统能在30秒内完成单个企业的风险画像构建。
针对餐饮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系统特别开发了个性化服务功能。供餐企业可免费获取定制化改进建议,系统根据企业历史问题记录和行业共性风险,自动生成包含具体整改措施的管理指南。某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反馈,通过系统提供的动态管理方案,新入职员工的操作规范达标率提升至98%。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认证,标志着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智能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进博会期间,系统成功支撑45家供餐单位、56个保障点位的监管工作,形成可复制的大型活动保障模式。监管部门透露,相关技术方案正在优化升级,未来将推广至校园餐饮、中央厨房等更多民生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