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格力2025年业绩承压:营收净利下滑,行业调整与新势力挑战双重夹击

时间:2025-11-02 23:38:5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2025年三季度财报披露季,家电行业格局迎来新一轮审视。美的、海尔、格力三大巨头同期交卷,其中格力电器的业绩表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家以空调为核心业务的传统家电龙头,在行业调整期遭遇显著增长压力,单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态势,折射出老牌企业在新竞争环境下的转型阵痛。

财报数据显示,格力电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1.8亿元,同比下降6.5%;归母净利润214.61亿元,同比减少2.27%。第三季度表现尤为严峻,单季营收398.55亿元,同比下滑15.09%;归母净利润70.49亿元,降幅达9.92%。这种下滑幅度不仅远超前三季度整体水平,更与2021-2024年持续正增长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曾同比激增18.41%,扣非净利润增长14.92%,如今却陷入增长动能衰减的困境。

业务结构单一性成为格力业绩波动的关键诱因。尽管三季报未披露具体业务占比,但半年报显示空调业务占消费电器板块收入的78.38%。这种高度依赖使得企业命运与行业周期深度绑定。当前空调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9月空调零售量同比下降21.2%,其中线上渠道下滑29%,线下渠道暴跌38.1%;11月内销排产同比减少19.8%,出口排产下降15.7%,连续两个月呈现两位数下滑。行业分析师指出,去库存压力、消费需求萎缩以及产品同质化竞争,共同构成了压制市场的三重因素。

“技术创新与消费者感知之间存在断层。”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分析称,近年空调行业的技术升级多集中在能效提升、智能控制等隐性领域,消费者难以直观感知差异,这导致企业不得不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则强调,即便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积累,在行业需求疲软期也难以转化为实际销量,业绩压力随之显现。

内部增长乏力之际,外部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小米集团武汉智能家电工厂的投产,成为冲击格力市场地位的新变量。这座规划峰值产能700万套的数字化工厂,每6.5秒即可下线一台高端空调,其远期目标直指“2030年产值100亿元、跻身行业前二”。自建工厂的落地标志着小米从代工模式转向自主制造,供应链效率与产品品质的双重提升,将对其空调业务扩张形成强力支撑。

两家企业的竞争早已渗透至多个维度。自2013年“十亿赌约”引发关注,到2018年小米正式入局空调领域,双方在产品销量、售后服务、技术工艺等领域展开多轮交锋:2025年7月,小米宣称线上销量反超格力,后者随即以不同统计口径数据反驳;在售后服务方面,小米将中央空调纳入“十年免费包修”范围,格力则以“十年包修是承诺,十年不修才是实力”回应;产品工艺领域,双方更通过拆机评测等方式展开舆论攻防。

小米的扩张势头在最新财报中得到印证。2025年二季度,其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达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大家电收入增长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60%。该业务板块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从2024年二季度的30.1%提升至33.4%,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高端化策略的推进更推动产品平均售价上升,形成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

面对内忧外困,格力电器尚未给出明确破局路径。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公司长期增长动力仍存,如持续深耕空调与暖通板块、布局新能源业务等,当前估值处于低位具备修复潜力,但短期需警惕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在行业调整与新势力崛起的双重压力下,这家传统家电巨头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渠道革新与生态构建的进度,或将决定其能否穿越周期寒冬。

更多热门内容
AI重塑通信场景 天翼智铃引领通话等待进入个性创作新纪元
无论是企业主需要快速制作品牌宣传视频,还是普通用户想在朋友生日时送上一段专属彩铃,天翼智铃都让他们摆脱了对专业软件与技术能力的依赖。 在个人场景中,用户可以将生成的视频彩铃同步至社交平台,使通话等待与社交分享…

202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