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近日迎来了一项特别的“太空生活升级”——首次在轨使用热风烘烤机,成功制作出香气四溢的烤鸡翅和黑椒牛排。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航天员的饮食选择,更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太空厨房”正式迈入烹饪烘焙的新阶段。
从空间站传回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航天员们将腌制好的鸡翅固定在签架上,放入热风烘烤机内。经过28分钟的精心烘烤,一盘色泽诱人、滋滋冒油的奥尔良烤鸡翅便新鲜出炉。两位来自内蒙古的航天员还联手烤制了一盘热气腾腾的黑椒牛排,让乘组指令长陈冬大饱口福。
这款专为太空环境设计的“烤箱”与地面烤箱有着显著的不同。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介绍,为了满足空间站的特殊需求,科研人员通过温控技术、残渣收集、高温催化以及多层过滤等多项技术攻关,成功实现了在轨烘烤时的无油烟处理。同时,净化装置和整机都经过了严格测试,确保能够连续可靠运行500次,完全符合空间站的准入条件。
随着“太空厨房”上新“烤箱”,航天员的饮食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食品种类已扩展至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也延长至10天。这意味着航天员们现在可以在轨烹饪和烘焙新鲜蔬菜、坚果、蛋糕以及肉类等多种食材,享受更加丰富多样的饮食体验。
一位参与研发的专家表示,航天员在相对密闭的空间环境里生活数月后,能够品尝到自己亲手烘烤的美食,无疑会带来满满的幸福感。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对于长期在轨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来说至关重要。
除了饮食方面的升级,中国空间站的“太空菜园”也取得了新突破。自神舟十六号任务起,科研人员便开展了在轨植物基质培养研究与验证。通过采用再生基质、长效控释肥和微孔导水技术,成功实现了微重力下水分养分的有效供应。截至目前,已成功培养了10批次包括生菜、樱桃番茄、红薯等在内的7种植物,为航天员提供了4.5公斤新鲜果蔬。其中,生菜和樱桃番茄更是实现了“种子到种子”的全周期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庆祝中国传统佳节,航天员们还会收到特别准备的丰盛餐食和神秘礼包。这些充满节日氛围的安排,让航天员们在遥远的太空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