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河南心连心突破超低温技术难关,为核聚变堆打造关键“低温心脏”

时间:2025-11-07 06:40:18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在核聚变研究领域,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被称为“极低温心脏”,攻克这一技术难题需要强大的科技实力。近日,新乡县一家企业凭借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了关键装备的国产化,为我国核聚变产业发展扫清了一大障碍。

河南心连心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为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超大功率超低温氦制冷机制造一台缠绕管式换热器。这台设备将在接近零下25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运行,为我国核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提供稳定支撑。

“氦制冷机对换热器的要求极为苛刻。”该公司技术副总彭鸿华介绍,“设备运行环境恶劣,介质是极易泄漏的氦气,密封性必须达到极高标准。”面对“流体不均、管头易漏、能效偏低”三大技术难题,企业组建了专项攻关团队,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到制造工艺进行全方位优化。

在结构方面,团队重新设计了流道布局,有效减少了介质流动阻力;材料上选用特种合金,确保设备在极端低温下仍保持高强度;工艺环节则通过精密焊接技术,将泄漏率控制在近乎为零的水平。“氦气泄漏率要求达到10的负9次方帕立方米每秒,远超普通设备10的负6次方标准。”装备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唐龙表示,“我们严格控制焊接温度、电流和速度,连坡口加工精度都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

经过数月攻关,这台缠绕管式换热器成功交付。今年7月投入使用后,已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为此专门送来锦旗,对设备性能表示高度认可。

这项突破不仅打破了西方在超大功率超低温制冷技术领域的垄断,更标志着我国在核聚变关键装备领域实现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跨越。该设备采用的氦减漏技术已达到国内最高水平,为后续研发更先进的制冷系统奠定了基础。

河南心连心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启透露,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去年共获得50余项发明专利。“我们通过人才储备和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将继续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目前,该企业已形成完整的超低温装备制造体系,相关技术正在向航空航天、量子计算等领域延伸应用。

更多热门内容
光伏电站环境监测站:精准监测环境因子,助力电站全周期科学管理
光伏电站环境监测站是保障光伏电站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配套设施,柏峰【BF-QXZ】便是该领域颇具代表性的设备之一,其能精准捕捉影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各类环境因子。该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风速风向…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