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前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动,我与计划换车的大学同学相约周末前往商场选车。得益于新能源车的兴起,如今商场内也设立了众多汽车品牌展厅,让购车变得更加便捷。
经过一圈的参观,同学不禁感叹,如今选车的难度堪比挑选智能手机。以往,消费者只需关注外观设计、内饰工艺以及三大件的性能参数,便能做出大致的选择。而现在,面对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各种复杂配置,即便是她也感到眼花缭乱,直言购车的学习成本过高。
研究机构J.D. Power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平均先进科技配置数量已达到11个,但消费者真正能感知到的仅有4.9个。许多车企引以为傲的先进配置,因操作复杂、学习成本高以及稳定性不足,导致用户使用频率和再次购买意愿极低。
这种堆料式的竞争,并非技术过剩,而是创新匮乏的表现。真正的创新应基于用户的实际需求,而非无意义的炫技。在这方面,宝马作为传统大厂,为行业树立了榜样。宝马的智能座舱设计,坚持信息传递“零层级”、驾驶专注“零打扰”、驾乘体验“零压力”的理念,不追求技术的堆砌,而是注重用户的实际体验。
宝马的创新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上,更贯穿于其生产制造和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实践中。从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起步的宝马,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跨界造车,创新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在智能座舱领域,宝马早已是先驱者,许多如今普及的功能和概念,都是由宝马率先提出并应用的。
上世纪70年代,宝马便提出了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座舱设计理念。1994年,宝马7系首次搭载了彩色中控屏和一体化导航系统。2001年,宝马7系上又推出了第一代iDrive系统,开创了智能人机交互的先河。此后,宝马不断引领着智能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潮流,2023年初,在BMW DEE概念车上,宝马展示了全球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再次将智能座舱的创新推向了新的高度。
宝马的创新理念,是技术永远服务于体验。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曾表示,数字化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功能的多少或代码的长度,而在于客户体验,这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宝马的Shy Tech理念,便是将复杂的设计简化,降低视觉和操作上的复杂性,让车内操作更加自然、符合用户直觉,营造一种科技体验的“呼吸感”。
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BMW第9代操作系统,进一步体现了Shy Tech的顺畅和易用性。该系统以地图为基础,实现“零层级”设计,用户无需学习即可上手。智能个人助理不仅懂得延时聆听,还会主动关怀,为用户带来更加贴心的体验。
在智能驾驶领域,宝马同样没有停止探索。明年1月,搭载V2X模块的全新宝马5系将在沈阳量产。V2X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前预警,摆脱传统传感器的限制,为更高阶自动驾驶的普及扫清障碍。
在创新技术的落地过程中,宝马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实力,还积极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宝马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以外的最大研发网络,涵盖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多个领域。宝马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便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双方共同研究技术解决方案,推动了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
宝马还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宝马早在2017年便开始搭建电池溯源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追踪。2022年,宝马与中国本土回收企业合作,开创了动力电池的闭环回收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宝马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已经升级,实现了高比例的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宝马的创新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产品体验,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与宝马的合作中,许多中国本土供应商得以成长壮大,提升了质量标准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宝马还通过合作助力本土供应商提升质量标准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带动了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宝马的创新实践,不仅体现在技术和产品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上。宝马深知,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虽然带来了红利,但如果忽视了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碳和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反而会成为隐形的危机。因此,宝马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为整个社会带来福祉。
宝马的创新故事,是对汽车行业真正有意义创新的最好诠释。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宝马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前瞻性的视野,不断引领着行业的创新潮流。对于宝马这样的百年大厂来说,创新早已融入了企业的DNA中,为其一次次穿越周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