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动力形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关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讨论愈发激烈。尽管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攀升,但燃油车依然保持着不可忽视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零售市场中,新能源车渗透率同比大增12%,达到了47.6%,且在下半年连续五个月突破50%大关,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逆袭势头。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有望达到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57%。
然而,面对新能源车的迅猛攻势,一些老牌传统车企并未放弃燃油车业务。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强调,燃油车仍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利将在燃油车领域继续加大投入,确保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并行发展。
淦家阅指出,尽管吉利的新能源车占有率已超过50%,但燃油车仍有45%左右的市场份额,这个量是非常大的。他表示,吉利将按照60%新能源和40%燃油车的比例加强产品布局,不会逐步减少燃油车产品。
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再过两三年,中国一定会实现“油电平权”,届时资本市场对车企的估值策略也会发生变化,没有燃油车业务的车企将面临缺陷。
长城汽车的CTO吴会肖和奇瑞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尹同跃也均表示,由于需要考虑全球市场以及国内仍有部分燃油车用户,因此将继续在燃油车领域进行投入。尹同跃还指出,燃油车技术含量高,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电动化过程中也需要高水平的内燃机支持。
这些老牌传统车企的立场,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表示计划从2030年开始禁售新的汽油动力汽车,转而推广电动汽车。挪威甚至有望在2025年实现这一目标,比欧盟提前十年。然而,丰田章男等燃油车技术的坚守者依然“初心不改”。
丰田章男曾对加州的禁售计划表示质疑,他认为全球有大约10亿消费者无法享受到非常便利的充电设施,这会影响电动汽车市场的普及。他还表示,纯电动汽车并非汽车行业的唯一出路,混动车也能降低碳排放,盲目推广纯电动车并不可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提升,但燃油车市场并未完全消失。从国内市场来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尚未突破50%,且在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期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从53.7%持续下滑至41.5%,燃油车的韧性正在体现。
在经济观察报的调研结果中,下沉市场、10万-15万元价格带以及长途货运、极寒地区等应用场景中,用户对燃油车的接受度和偏好度依然较高。这意味着燃油车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盈利角度来看,尽管新能源业务在逐年增长,但对于吉利、长城和奇瑞等传统车企而言,新能源电动化转型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这些车企的新能源业务仍需要燃油车业务的支持。
尽管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攀升,但燃油车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传统车企而言,燃油车业务仍是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将并行发展,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