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近日宣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他们从一种名为柄生泊氏孔菌的蘑菇中发现了三种全新的苦味化合物,其中一种更是被认定为目前已知的最苦物质。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为天然苦味化合物及其受体的研究领域带来了重要进展。
此次研究中,德国弗莱辛的莱布尼茨食品系统生物学研究所与哈雷的莱布尼茨植物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携手合作,将目光聚焦在了柄生泊氏孔菌上。这种蘑菇虽然无毒,但其强烈的苦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通过现代分析技术,他们成功从这种蘑菇中分离出了三种全新的苦味化合物,并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
其中一种名为Oligoporin D的化合物,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下也能激活人体的苦味受体。科学家们形象地比喻说,要将1克Oligoporin D溶解在约106个浴缸的水中,才能达到激活苦味受体的浓度。这一发现无疑为苦味化合物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研究还发现苦味受体不仅存在于口腔,还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血细胞中。然而,这些部位并不具备味觉功能,因此苦味受体在这些区域的生理意义仍是一个待解之谜。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揭示苦味受体在这些部位的真正作用。
对于此次研究的成果,研究负责人迈克·贝伦斯表示,通过系统收集苦味化合物及其受体的详细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发预测模型,从而识别新的苦味化合物并预测其对苦味受体的激活效果。这不仅有助于扩展科学家对天然苦味化合物分子多样性和作用机制的认识,还为食品与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贝伦斯还指出,从长远来看,这一领域的见解可能会在食品和健康研究中实现新的应用。例如,在开发对消化和饱腹感有积极影响且在感官上具有吸引力的食品方面,苦味化合物或许能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