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的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内,一场关于创新与突破的战役悄然上演,主角是备受瞩目的二代哈弗H9车型。这款车型自上市以来便迅速走红,不仅巩固了长城汽车在硬派越野市场的地位,也为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喝彩。
走进长城汽车的冲压车间,映入眼帘的是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机械臂在高速运转,一块块钢板经过精密模具的压制,瞬间成型为二代哈弗H9的车门内板。这条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540件产品,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2023年底,二代哈弗H9车型上市在即,但冲压车间却遭遇了一个棘手问题——车门内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起皱开裂的现象。配套模具厂家和技术团队经过长达五六个月的努力,却始终未能攻克这一难关。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不仅会影响新车的上市计划,更可能让中国品牌在越野车市场上错失一次难得的机遇。”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的一位技术骨干回忆道。
关键时刻,公司的党员们挺身而出。2024年,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有12名新员工加入了党组织,其中3人还被提拔为公司中层管理干部。公司充分利用党员的力量,任命一线党员技术骨干为党小组组长,组建了涵盖生产、质检、研发、人力和共享服务五个环节的党小组体系。
作为第五党小组的组长,邵萌带领他的八人小组立下誓言,一定要在车型上市前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打破了常规思维,从原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入手,发现虽然国标规定的范围合规,但在原材料、模具和设备相匹配的过程中却可能出现问题。
“我们通过CAE成型性分析,调整了板料的粗糙度范围至最佳参数值,并加强了模具压边圈底部框架支撑筋的刚性。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们终于成功解决了起皱开裂的问题。”邵萌自豪地说。
然而,挑战并未就此结束。机械臂的抓取效率成为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产品表面没有平面,机械臂在抓取过程中困难重重,导致生产效率大打折扣。
面对这一困境,团队再次发挥创新精神,引进了磁性吸盘技术。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和验证,他们终于将每小时的生产效率从232件提升到了540件,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飞跃。
“那段时间,我们车间里的灯光经常亮到凌晨。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誓要解决这些问题。”邵萌深情地回忆道。正是这股不屈不挠的精神,让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的团队在关键时刻挺立潮头,为中国汽车品牌赢得了更多的荣誉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