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市,一个关于听障群体驾驶培训的新篇章正悄然开启。近日,芜湖鸿运聋人驾校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两名听障学员成功获取了机动车驾驶证,这一成就不仅为听障人士就业创业打开了新的大门,也标志着该市在特殊群体驾驶培训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来自内蒙古的李富强,一位怀揣梦想的听障青年,得知芜湖市提供听障人士驾驶培训服务后,毅然决定南下求学。在芜湖,他每天最早到达训练场,勤奋地记录教练的每一个动作,晚上则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当他终于拿到驾照的那一刻,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用手语表示:“现在我可以驾驶小货车从事运输工作,收入将远超打工时期。”
同样,合肥姑娘胡琳琳的故事也充满了励志色彩。她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坚持每周往返于合肥与芜湖之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驾驶。经过128天的努力,她不仅掌握了驾驶技能,更证明了听障人士同样能够胜任驾驶工作。她满怀喜悦地说:“以后我可以自己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也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芜湖鸿运聋人驾校的创始人李康康,一位25岁的聋哑青年,在创业初期面临了诸多挑战。由于传统电子语音考试系统对听障学员不友好,AR眼镜语音转换设备误差率高,导致许多学员在科目三考试前止步不前。学时打卡新规和外地学员的高滞留成本也加剧了问题。然而,在芜湖市残联的牵头下,专项工作组成立,联合交警、运管等部门启动了“百日攻坚”行动。
经过努力,专项工作组引入了语音转换无障碍文字LED同步技术,跨部门协调会推动了政策创新,优化了学时要求,并在考试车上加装了LED设备实时显示指令,同时在考试现场配备了专业手语老师。这些举措在短短数月内逐一破解了技术、设备和制度难题,为听障学员铺平了驾考之路。如今,鸿运驾校已招收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300余名学员。
鸿运驾校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完善培训体系,计划年内为600至800名听障人士提供驾驶培训服务,助力更多“无声驾驶者”驶向自立人生。同时,他们还将积极探索“驾照+”模式,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物流配送等配套职业技能培训,为学员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市残联也表示,将持续推动残疾人融入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深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并探索“AI+无障碍”社会管理模式,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自信、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