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近年来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戏剧性转变。2009年,带着锰系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王瑀回国,在江西赣州创立了孚能科技。凭借先进的三元软包电池技术以及与戴姆勒等国际巨头的合作,孚能科技迅速崛起,一度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佼佼者。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凭借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而孚能科技坚持的三元软包电池技术逐渐失去市场优势。尽管早期三元软包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具有优势,但在安全性、成本和寿命方面却不如其他技术。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因其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成为主流选择。
孚能科技的市场份额因此不断缩减,公司财务状况也日益恶化。从2020年到2023年,孚能科技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成为A股动力电池公司中唯一持续亏损的企业。2020年,孚能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时备受瞩目,但上市后的发展并不如预期,持续亏损让公司陷入了困境。
在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同时,两位外籍创始人却开始通过资本运作套现离场。早在2017年,他们就以4.8亿元的价格出售了部分股份给投资机构。随着公司亏损加剧,他们又在2019年转让了更多股份,轻松获利。到了2025年1月2日,两人更是将公司控制权转手给广州国资,成功套现近9亿元,完成了从公司的彻底撤离。
广州国资的入局为孚能科技带来了新的希望。广州工控集团、广州产投、广州创兴等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成为孚能科技的重要股东。广州工控旗下拥有多家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与孚能科技在产业链上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获得国资支持后,孚能科技有望借助广州工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
孚能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公司宣布在固态电池领域采用多种技术路线并进的战略,半固态与固态电池产品均取得了积极成果。目前,孚能科技的半固态电池已在高端乘用车、重卡、低空飞行器等领域投入使用,全固态电池也有望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量产装车。这一技术创新为孚能科技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孚能科技的兴衰巨变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思。从明星企业到烫手山芋,孚能科技的经历不仅反映了动力电池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变化,也揭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方面的重要性。未来,孚能科技能否借助国资的力量实现复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