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关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年薪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去年理想汽车的年报显示,李想的年薪高达6.39亿元,这一数字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对新能源车行业造富神话的讨论。
然而,理想汽车方面随后澄清,李想的年薪中大部分为待行权的股权激励,其基础年薪仅为266.5万元。尽管如此,这一事件依然将理想汽车置于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年来,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理想汽车去年长期占据新势力销冠的位置,但今年却被小鹏以及被誉为“平价理想”的零跑汽车所超越。曾经理想汽车独享的增程+家庭赛道,如今已是一片红海。
李想也意识到,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日益完善,车企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消解。理想汽车的平均成交价因入门车型L6的热销而有所下行,这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在二级市场上,理想汽车的股价也从去年初的历史高点逐步下滑,投资者对理想汽车的成长性表示疑虑。
为了打破投资者的担忧,理想汽车需要新的增长点。于是,李想带着AI技术再次回归公众视野。在5月8日的AI-Talk中,李想畅谈AI趋势,并宣布理想汽车将转型为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李想表示,AI对理想汽车来说意味着全部,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中有一半都用于AI方面。智能汽车是AI愿景的重要载体,而理想汽车则致力于让AI普惠到每个家庭。
在分享中,理想汽车展示了一段视频:驾驶员通过唤醒“理想同学”并给出指令,就可以让辅助驾驶系统临时调整路线。李想还介绍了理想汽车的VLA司机大模型,这是未来的“机器代驾”,旨在让AI真正成为交通领域的专业生产工具。
李想将VLA的研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的智驾系统,类似于“昆虫动物智能”;第二阶段是端到端+VLM智驾系统,接近于“哺乳动物智能”;第三阶段则是VLA系统,开启“人类智能”。VLA系统能通过3D和2D视觉的组合完整看到物理世界,并具备语言、思维链推理能力。
李想表示,选择AI、死磕智驾是为了让理想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DeepSeek。他强调,理想汽车的成功并非靠捷径,而是脚踏实地地从造车到研究VLA。理想汽车的目标是成为“汽车里最懂AI,AI里最会做汽车”的企业,打造覆盖智能座舱、能源管理、车联网服务的全栈自研生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想汽车将在今年7月与纯电SUV理想i8同步发布VLA系统,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从增程到纯电,从端到端+VLM到VLA,理想汽车的战略路线和落地路径都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