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激烈竞争中,苹果公司似乎正经历一场无声的退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英伟达以惊人的4.24万亿美元市值傲视群雄,微软紧随其后,市值达到3.8万亿美元,而曾经风光无限的苹果,市值已滑落至3.19万亿美元。
这一变化,标志着苹果与微软之间的市值差距扩大至约0.6万亿美元,与英伟达的差距更是惊人地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两个阿里巴巴、三个网易和三个京东的总和,凸显出苹果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正发生深刻变化。
回溯历史,苹果曾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一辉煌始于2010年5月,当时其市值首次突破2200亿美元大关,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彼时,英伟达的市值仅为83亿美元,与苹果相去甚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市值一路飙升,直至2018年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破万亿的公司,随后又在2020年和2023年分别突破了2万亿和3万亿美元大关。
然而,辉煌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近年来,苹果在AI领域的布局显得迟缓而乏力。尽管早在2023年AI大模型兴起之初,苹果就已启动了名为“Ajax”的项目,但时至今日,其AI产品Apple Intelligence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甚至未能及时上线。这一系列的挫折,使得苹果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开始下滑。
相比之下,英伟达凭借在AI算力领域的垄断地位,市值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11年的106亿美元到如今的4.24万亿美元,英伟达的崛起无疑是对其经营状态的最好证明。而苹果,则因为AI布局上的掉队,市值不涨反跌。
在国际权威大模型评测榜单LiveBench上,苹果的名字赫然缺席,而美国的Google、OpenAI,以及中国的阿里巴巴、DeepSeek等企业均榜上有名。这一结果,无疑是对苹果在AI领域落后现状的又一有力佐证。
苹果之所以在AI领域遭遇困境,除了技术上的挑战外,更重要的是其内部战略上的分歧与摇摆。彭博社长期关注苹果的记者Mark Gurman指出,高管层的分歧与战略上的不确定性,是苹果在AI领域落后的关键内因。在乔布斯去世后,库克接任CEO,苹果的战略重心逐渐从“颠覆式创新”转向“商业化落地”,这一变化虽然稳固了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地位,但却使其在AI等新兴领域的竞争中失去了先机。